退役军人“红线”踩不得,违规必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3 22:24 1

摘要:这些账号有的消费退役军人身份博取打赏,有的兜售涉密敏感资料牟利,有的歪曲解读政策唱衰军队,更有甚者直接抹黑军队军人形象。

战友们,最近大家可能都关注到了这样一则消息:军地职能部门依法处置了一批在网上违规发布涉军信息的自媒体账号。

这些账号有的消费退役军人身份博取打赏,有的兜售涉密敏感资料牟利,有的歪曲解读政策唱衰军队,更有甚者直接抹黑军队军人形象。

这些行为,不仅玷污了军队的纯洁和威严,更是对我们全体退役军人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荣誉的严重伤害!为什么国家要重拳出击?

其实,这正是为了给我们广大珍视荣誉的退役军人正名,为我们营造一个清朗、尊崇的网络和社会环境。

在前段时间,退役军人事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 《退役军人荣誉标识使用管理办法》 中,也已经写得明明白白。

今天,我们就结合《办法》和这些鲜活的典型案例,一起划清红线,看清哪些行为绝对做不得,做了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红线一:绝不允许买卖、伪造、玷污荣誉标识——这不是商品,是军魂的象征!

《办法》明确规定:“禁止伪造、变造、买卖、出租或者故意丑化、玷污、毁损退役军人荣誉标识。”

典型案例回顾:退役军人荣誉标识使用管理违法违规典型案例中披露,王某购买并销售三等功奖章、国防服役纪念章合计数千件,最终被以买卖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追究刑事责任。

林某某伪造、变造《士官退役证》、《退役军人优待证》,帮助他人冒充身份获利,被以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和伪造武装部队证件罪追究刑事责任。

现实警示:网络上那些叫卖“老兵珍藏版”奖章、纪念章的行为,以及此次通报中售卖“限军队内部发行书籍”的账号,都是在触碰同一条法律高压线。

勋章、奖章、证件,是国家和军队授予的崇高荣誉,绝不是可以标价买卖的商品。任何形式的买卖、伪造行为,都是对军人荣誉的公开亵渎,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红线二:绝不允许利用“退役军人”身份和荣誉标识进行违规商业营销——荣誉不是你的流量工具!

《办法》强调:不得“利用退役军人荣誉标识开展有损军队、军人和退役军人形象的活动”。

典型案例回顾:抖音用户“冀班长”、快手用户“陈班长”等,正是此次通报中“消费退役军人身份”的典型。他们身着军装、佩戴军功章、手持光荣牌,打着“退役军人”旗号违规开展商业营销,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停。

现实警示:部分退役战友可能想利用过去的身份在网络上开拓事业。但请记住,穿着军装、佩戴荣誉标识进行直播带货、求打赏、做营销,是严格禁止的。

这种将国家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变现”的行为,严重损害军人形象,误导公众认知。平台和监管部门对此类账号的处置绝不会手软,封号只是第一步,涉嫌违法犯罪的还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红线三:绝不允许诋毁、贬损荣誉,恶搞、滥用荣誉标识——开玩笑要有底线!

《办法》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诋毁、贬损退役军人的荣誉。

典型案例回顾:穆某和赵某将光荣牌缝制在斜挂包上并录制视频上传网络,恶搞炒作“光荣之家”,最终受到严肃批评教育并予以训诫,责令删除有关视频。

现实警示:“光荣之家”牌匾是国家和人民对军人家庭奉献的崇高敬意。无论是出于“好玩”还是“博关注”,任何形式的恶搞、不当使用都是对这份敬意的践踏。

同时,此次通报中利用AI工具制作发布丑化军队形象视频的账号,其行为更是对全体军人和退役军人的直接侮辱。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尊重荣誉,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战友,我们该怎么做?

珍惜荣誉,守住底线:将荣誉标识妥善保管,用于正当、庄严的场合。应邀参加重大活动时,按规定佩戴,展现退役军人的正面形象。

擦亮双眼,自觉抵制:不参与、不围观、更不传播任何买卖荣誉标识、恶搞荣誉、抹黑军队的信息。遇到此类情况,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正确发声,传播正能量:用我们的真实经历,讲述军营的正能量故事,解读国家的利好政策,成为维护军队形象、巩固国防意识的坚强力量。

荣誉,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更是我们一生都要守护的阵地。国家出台《办法》、处置违规账号,目的正是为了保护这片阵地不受污染。让我们每一位退役军人都行动起来,成为荣誉的坚定守护者,而非破坏者。唯有共同守护,才能让“退役军人”这个称呼,永远闪耀着尊崇的光芒!

附:网上涉退役军人不当行为和有害内容专项整治的通知

来源:君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