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介绍,童增,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6月3日出生于重庆,1982年四川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1989年北京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副研究员。
10月25日
童增工作室发布讣告
中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原副研究员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原理事
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会长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
童增同志因病医治无效
于2025年10月23日12时
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据介绍,童增,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6月3日出生于重庆,1982年四川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1989年北京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副研究员。
童增 资料图
1990年4月,时任北京某学院教师的童增在《报刊文摘》上读到一则不到300字的消息《欧洲重提战争赔款》,他由此受到启发,从那时起便每天骑自行车到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
童增1990年发起“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运动,发表《中国要求日本受害赔偿刻不容缓》,首次区分“战争赔偿”与“民间赔偿”概念,开创性地提出“中国民间受害者有向日本政府和企业进行索赔的权利”,奠定了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法理基础。
2006年12月,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成立,童增任会长。
2009年,经胡启立、王照华推荐,童增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
2009年9月,童增任四川大学经济发展研究院常务理事。近年来,童增曾多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2020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童增书简:来自日军侵华受害者或其家人寻求正义的索赔信》。“童增书简”指20世纪90年代后,全国各地的日军侵华受害者或其家人写给童增的近万封寻求正义与赔偿的信件。2018年,曾有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将“童增书简”申报为“世界记忆遗产”。
因持续不断地致力于揭露侵华日军战争罪行,帮助中国民间受害者及其家人向日本政府和日本加害企业索赔,维护其合法权益,童增被称为“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
讣告称,童增同志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追求历史正义的一生,是捍卫民族尊严的一生。他以一介书生之肩,扛起了时代赋予的重任,以其卓绝的努力,深刻地影响了中日关系的民间认知,推动了历史真相的传播与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他的逝世,是中国民间维权界、学术界以及所有崇尚正义的人士的巨大损失。
对于童增的离开
网友纷纷表示悼念与致敬
“大写的人”“深切缅怀”
来源:新闻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