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是全国助残日。在我国有约8500万残疾人,他们中有很多人可能无法看到世界的五彩斑斓,却能用指尖触摸世界的温度。今天,走进湖南省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盲人技能人才创业颐而康基地,看见这些折翼天使,如何在命运的盲道上,把自己活成路灯,迎着逆境向前,绽放
编者按:5月18日,是全国助残日。在我国有约8500万残疾人,他们中有很多人可能无法看到世界的五彩斑斓,却能用指尖触摸世界的温度。今天,走进湖南省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盲人技能人才创业颐而康基地,看见这些折翼天使,如何在命运的盲道上,把自己活成路灯,迎着逆境向前,绽放生命的光彩。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常红 长沙报道
若让暗夜开出花,人生何处不芳华。
“我只是眼睛看不清了,又不是手脚不能动,我一样可以在社会立足。”深夜下班的刘钦,一边回到颐而康为员工租住的宿舍,一边柔声细语地说。
从16岁视力突然降到0.01,18岁来到颐而康学习中医养生按摩,到33岁成为门店核心骨干,90后衡阳妹子刘钦用双手开辟一条逆光之路。
凌晨5点的长沙,湘江雾气未散。颐而康洋湖天街店的更衣室里,刘钦对镜描眉的动作娴熟如常人。睫毛膏刷过卷翘的弧度,唇釉点在微扬的嘴角,这是她作为盲人按摩师与世界的温柔对峙——即便双目失明,也要以最美的姿态迎接朝阳。
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2008年,17岁的湘南少女迎来人生的至暗时刻,眼睛越来越看不清黑板上的字。经过医生检查,她的视力已经降到0.01以下,别说读书了,就是日常生活都得时刻有人陪伴。
朗朗书声像渐行渐远的火车,载着未竟的上学梦消失在永夜。老师说:孩子成绩不错,要辍学可惜了;妈妈得知消息更是不断自责,总觉得是自己没照顾好孩子。
在辗转广州、深圳求医的日子里,刘钦与家人时刻在想着:未来,出路在哪里!那些辗转反侧的夜里,泪水洇湿的枕巾上凝结着盐霜,如同命运撒在伤口上的粗粝砂砾。
希望总在暗夜深处。一天晚上,刘钦与家人回到家里,听到电视新闻里播放春风行动的新闻,惊醒了困在黑暗中的灵魂。
“春风行动”的暖流裹挟着希望涌来——在盲人医师祝刚创立的颐而康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里,一扇新世界的门正在开启。那个背着褪色帆布包走进教室的清晨,刘钦用指尖丈量着每张课桌的纹路,像沙漠旅人捧住甘泉般攥紧盲文教材。
2010年冬夜的实训楼走廊成为见证者。-3℃的寒气在玻璃窗上凝成冰花,在宿舍过道的一盏路灯下,刘钦单薄的身影在路灯下起伏。俯卧撑计数声混着白雾,浸透汗水的训练服在地面拓出深色印记。
在白天的课堂上,老师点评刘钦的按摩“渗透力不够”,不服输的她在晚上苦练300个俯卧撑,来增加按摩的渗透力。
刘钦始终记得,在出发来颐而康之前,爸爸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好好学一门技术,将来就是你在社会立足的根基。”
8年间,刘钦的盲杖点过北京、上海、广州的盲道,求学的行囊里塞满用旧了的解剖图谱。
2025年央视春晚,当《世界赠与我的》旋律流淌时,刘钦忽然想起16年前那个蜷缩在绝望里的自己——原来命运馈赠的磨难,终究被岁月酿成了滋养生命的蜜。
如今,刘钦已经结婚生子,老公也是同行,考虑到刘钦工作比较辛苦,在工作之余主动承担了带孩子的日常琐碎。
“我十分感激颐而康,在黑暗岁月里给予我很多温暖和力量,现在的我,衣食无忧、家人放心,我自己内心也非常踏实。”刘钦说。
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刘钦用滚烫的双手,在无数疲惫的脊背上书写光明的诗行。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