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及陕西省西安市的华清宫,世人最为熟知的,莫过于杨贵妃的传奇故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恰是当年奢靡之风与皇家王朝为一己私欲,置江山社稷于不顾的时代缩影。
提及陕西省西安市的华清宫,世人最为熟知的,莫过于杨贵妃的传奇故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恰是当年奢靡之风与皇家王朝为一己私欲,置江山社稷于不顾的时代缩影。
2025年10月16日,踏上西安之旅,在行程安排中,我们来到了底蕴深厚的华清宫,这里人文历史丰富,令人神往。
此前,对华清宫的认知,仅停留在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被赞为“羞花”的杨玉环的模糊印象中。置身其间,方觉往昔认知之浅薄,此次游览,实乃收获颇丰。
获悉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华清宫背靠的骊山,在古代西周时期,曾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关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这一事件并非真实发生,而是后人杜撰。据《史记》记载,周幽王在位期间,西周都城镐京及其附近地区发生了多次地震,国政混乱,外敌频繁入侵,百姓反抗不断。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他废黜了申后和太子,立褒姒为王后,褒姒之子为太子,这一行为激化了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攻打镐京,周幽王在烽火求援时无人响应,最终被杀,西周因此灭亡。从山脚到烽火台遗址,有一段距离,时间关系,未能亲往,但又知道了一个历史事件的背景故事。
跟着导游,听着讲解,加深印象。华清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背山面渭,依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它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成为唐代长安城以外最大的行宫。华清宫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壮丽,又有南方建筑的细腻精致,体现了古代建筑的精华。古代人讲究五行八卦和风水,唐玄宗特别喜爱此地,几乎每年十月都会到此游幸,直到岁末才返回长安。
举目所见,楼台亭阁错落其间,植被花树与小池相映成趣,景色宜人。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许多描绘华清宫的诗句,其中《骊宫高》有云:“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而清代还有一位诗人也写了一首《华清宫》的诗,有两句这样说:“华清之宫骊山足,玉殿千重相连属。”还有许多文人墨客以华清宫为素材,进行创作。
据了解,华清宫不仅在唐朝盛名远扬,而且从古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周朝起,秦、汉、隋等朝代都在此修建过行宫别苑,主要目的是供皇室享乐。
到唐代唐玄宗时,大兴土木,才正式有了华清宫之名。据历史记载和实景,华清宫堪称北方皇家园林不可多得的典范。正是唐玄宗与杨玉环在此发生的爱情故事,让华清宫一直充满传奇色彩,传说层出不穷。对文学有兴趣和古诗词爱好者,都会知道白居易的《长恨歌》,而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样的几句诗:“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待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连导游都是张口就来,可见此诗问世后,其他人写得都是苍白无力。
贵妃出浴、贵妃醉酒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相信,游客们慕名游览华清宫,都是奔着杨贵妃杨玉环而来。听讲解,历史的真实的杨玉环,身高不是后人所描述的身高。真实的身高只有1米52,按照当时的审美观(想当然,可能就是皇帝的审美观),杨玉环身材丰腴,皮肤白净,而受到两代皇帝的宠幸。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不仅是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也深刻影响了唐朝的历史进程。李隆基为了得到杨玉环,不惜采取了迂回战术,让她出家为尼后再接入宫中,这一系列行为虽然劳民伤财,但也体现了他对杨玉环的深情。然而,这段爱情的代价是昂贵的,安史之乱的爆发,以及随后的马嵬坡兵变,不仅扰乱了大唐的江山,也标志着曾经辉煌的开元盛世走向了衰落。
听讲解,我们眼前所见的许多建筑,原先有不少已经毁塌,有的是按照记载的布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9年重建。
今日之华清宫,已成游人如织的胜景,自然造化与人文积淀交相辉映。华清宫是因华清池而得名,我们现在所见的匾额上“华清池”三字,是由郭沫若所书写。建筑皆呈宫阙之制,楼台倒映碧波,曲廊蜿蜒通幽,雪松傲立,锦鲤悠游。在此当敛心静气,缓步徐行,于历史长河中溯游。
我们走过,来此游客都感兴趣的皇帝沐浴的地方,如唐玄宗御用的'莲花汤',其形制确为诸池之最。还有杨贵妃沐浴的“海棠汤”池,后人称作“贵妃池”,还有唐太宗李世民的专用“星辰汤”池。传其原址四无遮蔽,沐浴时可仰观星月,故得此名。而此池的后面就是温泉的古源。还有专供太子沐浴的“太子汤”池。
几个池之间,还有望湖楼、荷花池,九龙汤池。这些都是基于历史传说和记载的修缮。
每个游客走进华清宫,都会看到一座杨贵妃的雕像,她身姿丰腴曼妙,薄纱轻掩,恰似一幅贵妃出浴的画卷。导游戏说,大家不要歪想,这其实是一件艺术品。
我们最在意的就是华清宫里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唐玄宗的行为显然为人不齿,但是他对爱情的执着和专一却值得后人学习。“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成为千年以来的爱情见证和佳话。至于他们身后,尽管结局不怎么完美甚至是悲剧,但人家比较爱过,感受过。
偌大的华清宫,有许多历史遗迹,发生的故事都是充满传奇。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一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重要转折点的事件,就发生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在华清宫,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因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持续内战,引起了张学良、杨虎城等抗日军人的强烈不满。这一事件最终导致蒋介石被扣留,并在各方斡旋下,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关键转折点。
华清宫里,蒋介石曾经住过的房间,以及其狼狈地跑到半山腰的山壁和一改再改名称的小亭,都是那段故事的物证。贵为一代君主,在关键时刻,因要保命,其如丧家之犬的行为,也让后人贻笑大方。叫什么亭名,几乎不重要。历史只会记住是非功过。
除了改变历史进程的故事,华清宫里,除了杨贵妃的故事。民国也在这里留下重重一笔,无法绕过。
对于华清宫的印象,风景与历史故事兼而有得。唐代的盛世浮华,民国的纷乱,虽然都已是过烟云,而来此,却能又多了一次历史知识积累。正是所谓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眼中所见,难得所获。
作者简介
罗祥勇,网名“玉笛书剑”。肥东县石塘镇人,普通百姓,文学和摄影爱好者,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安徽省报告文学协会会员、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肥东县作家协会理事、肥东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著作权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合肥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肥东县摄影家协会会员。喜爱弘扬正能量,讴歌真善美,传播家乡风土人情。摄影和文学作品,登报刊载,获得过多次奖项。
来源:玉笛书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