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朋友结婚,那酒店菜上得叫一个慢。第一盘油光锃亮的红烧肉端上来,全桌人眼睛都直了,但愣是没人敢动。第二个清蒸鱼上来,我听见隔壁大爷肚子在叫。直到第四个菜落地,主家才举杯说“大家起筷”,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宾客瞬间把桌子转出火星子。
家宴动筷引争议?四菜规矩该改了
前几天朋友结婚,那酒店菜上得叫一个慢。第一盘油光锃亮的红烧肉端上来,全桌人眼睛都直了,但愣是没人敢动。第二个清蒸鱼上来,我听见隔壁大爷肚子在叫。直到第四个菜落地,主家才举杯说“大家起筷”,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宾客瞬间把桌子转出火星子。
传统派在知乎引经据典,说《礼记》就有“食至起”的记载。可他们没说的是,周代宴席是分餐制,跟现在十二人围坐根本不是同个场景。更讽刺的是,某知名国学博主上周直播讲餐桌礼仪,自家三岁儿子却偷偷夹走了拍摄用的鸡腿——镜头前紧急打码的样子,比情景喜剧还滑稽。
其实老祖宗的核心智慧是“尊重”,不是死守教条。当第一道热气腾腾的汤羹上桌,主家笑着说“大家先暖暖胃”,既保全了礼数,又照顾了人情。比起饿着肚子等齐四道菜,让宾客吃得舒服,才是对宴请最大的尊重。
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不妨主动打破僵局:“这菜香得我扛不住了,咱们别辜负大厨手艺?”相信我,全桌人都会在心里给你鼓掌。
来源:甜点党GP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