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季羡林先生曾说:“福气不是天掉的,是自己攒的,像存粮食一样,今天多播一粒种,明天就多收一穗谷。” 这话没什么华丽辞藻,却实实在在戳中了福气的本质。我们总羡慕别人 “有福气”,其实福气从来不是看住多大房子、开多好的车,而是日子过得顺不顺心、心里踏不踏实。那些看着
季羡林先生曾说:“福气不是天掉的,是自己攒的,像存粮食一样,今天多播一粒种,明天就多收一穗谷。” 这话没什么华丽辞藻,却实实在在戳中了福气的本质。我们总羡慕别人 “有福气”,其实福气从来不是看住多大房子、开多好的车,而是日子过得顺不顺心、心里踏不踏实。那些看着就有福气的人,不过是常做几件事,把福气一点点攒到了身边。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哪几件事能让福气不请自来。
第一件事,遇事不慌,稳住心气。汪曾祺先生写过:“日子乱的时候,先把饭做好,碗洗干净,心就定了。” 谁这辈子没遇过几件糟心事?慌神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稳住心气,才能把乱麻似的事慢慢理顺。北宋的苏东坡就是这样的人,他本在京城做官,却因变法被贬到黄州。那地方偏,日子也苦,换作旁人,早愁得茶饭不思了,苏东坡却没慌。他在东边山坡开了块地,种庄稼、种蔬菜,还自己动手做东坡肉;没事就跟百姓聊天,去江边散步,抽空还写出了《赤壁赋》。他没因被贬乱了心神,反倒把苦日子过出了滋味。后来朝廷召回他,哪怕再遇起伏,他也能稳住。心一稳,手就稳,事自然顺,福气也就跟着来了。
看《人世间》里的周秉昆,更能懂稳住心气的重要。他留在老家照顾父母,父亲生病、母亲中风瘫痪,家里所有担子全压在他身上。白天要去工厂上班,晚上回家得给母亲擦身喂饭,还要照看着孩子。受了委屈,他也会背着人偷偷掉眼泪,但从没动过放弃的念头。他每天按部就班,先把家人顾好,再忙工作上的事。慢慢的,母亲能坐起来了,孩子也长大了,厂里还给他升了职。旁人说他有福气,可这福气,是他遇事不慌,一步一步扛出来的。
稳住心气是福气的根,待人真诚、留有余温,就是给这根浇的水。杨绛先生说:“你对人好,不是为了求回报,是为了让自己心里踏实,夜里能睡安稳觉。” 真诚从来不是说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过是不耍心眼、不玩那些弯弯绕的套路,别人有难时伸把手,别人真心对你时别辜负。
范仲淹年轻时家里穷,考上功名做官后,始终待人真诚。有次他被贬到苏州,当地闹水灾,百姓没地方住、没饭吃。他没等朝廷下令,就主动组织人修水利、挖渠道,还拿出自己的俸禄盖房子、买粮食分给百姓。有人劝他别多管闲事,当心朝廷怪罪,他却直说:“百姓都快饿肚子了,我哪能不管?” 水灾过后,百姓专门给他立碑纪念。后来他回京城做了大官,对下属、对百姓依旧保持着真诚。他去世的时候,好多百姓哭着来送他,路边摆满了香烛。真诚待人从来不是求回报,可别人记着你的好,等你遇事时,自然有人愿意帮你,这就是福气。
《乔家的儿女》里的乔一成,也是个实打实真诚的人。他是家里的大哥,母亲早逝、父亲不管家,下面还有四个弟弟妹妹要照顾。他从小就省吃俭用,把好吃的都留给弟妹,弟妹生病时,他能半夜背着去医院。后来弟妹长大了,二强喜欢上比自己大的女人,家里人都反对,乔一成帮着二强争取;三丽被婆家欺负,乔一成带着她去说理。有人说他傻,管这么多纯属累自己,他却从没抱怨过。后来乔一成生病了,弟妹们轮流照顾他,还四处给他找最好的医生。他的福气,就是用对弟妹的真心,换来了弟妹们的真心。
心里装着感恩,就像给日子开了扇窗,光才能照进来。常念感恩、少计得失,就是让这扇窗一直开着。丰子恺先生说:“吃一口热饭,喝一杯暖茶,都该谢谢日子,别总盯着没得到的,忘了手里有的。” 感恩从来不是要做什么特别的事,只是记得别人的好,珍惜当下的日子,别总抱怨自己没得到的。
陶渊明本来做过官,看不惯官场里的勾心斗角,就辞职回乡下种地。乡下日子不富裕,有时候粮食不够吃,冬天连件厚衣服都没有,他却从没抱怨过。他感谢田里的庄稼,春天种下去,秋天能收粮食填饱肚子;感谢邻居,有时候邻居送把菜、一瓶酒,他就觉得满足。他在诗里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是说日子多富有,是心里装着感恩,觉得能看着南山、采着菊花,就是好日子。后来有人请他再去做官,还送钱送物,他都拒绝了,说:“我现在有饭吃、有茶喝、有花看,已经很满足了。” 他的日子简单,可心里踏实,每天都开开心心的,这就是福气。
《小敏家》里的刘小敏,离婚后带着儿子从老家到北京打拼,日子过得不容易。她在医院当护士,工作累,工资也不算高,还得照顾上中学的儿子。可她从没抱怨过,感谢医院领导给她工作机会,感谢闺蜜李萍帮她找房子、送吃的,也感谢儿子懂事听话。有次儿子考试没考好,她没骂孩子,反倒说:“没事,妈妈知道你努力了,下次加油,谢谢你这么乖,不让妈妈操心。” 后来她遇到了陈卓,两人互相照顾,儿子越来越懂事,工作也越来越顺。有人问她,日子这么难,怎么还能这么开心,她笑着说:“我得谢谢身边的人,谢谢日子给我的这些,再难也有甜的地方,够了。” 常念着感恩,就不会总盯着难处,能看到日子里的甜,日子顺了,福气自然就来了。
坚持做小事、积少成多,就是一点点把窗户擦干净,让更多光照进来。老舍先生说:“别小瞧每天扫一次地,洗一次碗,坚持下来,家里就干净,日子就顺溜,福气就是这么攒的。” 好多人觉得福气要靠做大事,其实不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事,每天坚持做,慢慢就攒成了福气。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这部书有几百万字,不是一天两天能写完的。他每天早上起来就坐在书桌前写,中午休息会儿接着写,晚上天黑看不清字了才停下。碰到难写的地方,他就慢慢查资料、反复琢磨,今天写一点,明天再写一点,一坚持就是十几年,最后总算写完了。除了写书,他日常也坚持做小事,每天把家里收拾干净,待人接物都客客气气的,对谁都有礼貌。有人问他为啥总坚持做小事,他说:“小事做好了,大事才能做好,日子才能安稳。” 后来他做了宰相,处理国家大事、对待身边人依旧踏实,大家都佩服他,日子过得安稳幸福,这就是福气。
《大江大河》里的宋运辉,从农村出来,家里成分不好,好不容易才考上大学。上大学的时候,别人都在玩,他每天去图书馆看书,晚上在宿舍里学习,从没偷过懒。毕业去了化工厂工作,从基层做起,跟着师傅学技术,别人不愿干的活,他主动接过来;别人觉得麻烦的事,他也认认真真去做。有时候加班到很晚,他也不抱怨,只是坚持把事做好。慢慢的,领导看到了他的努力,给了他升职的机会,还让他负责重要项目。后来他工作、生活都越来越顺,旁人说他有福气,可这福气,是他每天坚持做小事,一点点攒起来的。
其实福气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就藏在我们每天的小事里。早上起来煮碗热粥,是对自己的温柔;出门跟邻居问声好,是待人的真诚;工作时认真做好每件事,是对生活的负责;晚上回家收拾干净屋子,是对日子的用心。
我们不是苏东坡、范仲淹,也不是电视剧里的主角,只是普普通通的人,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可就是在这些普通日子里,不慌不忙的坚持、待人真诚的温柔、常念感恩的满足、做好小事的踏实,慢慢就把福气攒到了身上。
不用羡慕别人的福气,也别着急自己的福气没到。从今天起,遇事别慌,先把饭吃好;待人真诚,别耍心眼;常念感恩,别总抱怨;做好小事,别偷懒。日子一天天过,福气会一点点来,不请自来,稳稳当当。
来源:禅意心意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