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箭新赛季开局令人大跌眼镜,接连败给雷霆和活塞,遭遇两连败,瞬间在西部垫底。更令人忧心的是火箭所谓的三巨头——阿门·汤普森、凯文·杜兰特和阿尔佩伦·申京之间的配合问题。在输给活塞的比赛最后时刻,一次致命的进攻选择失误,将火箭的内部问题彻底暴露在聚光灯下。
火箭新赛季开局令人大跌眼镜,接连败给雷霆和活塞,遭遇两连败,瞬间在西部垫底。更令人忧心的是火箭所谓的三巨头——阿门·汤普森、凯文·杜兰特和阿尔佩伦·申京之间的配合问题。在输给活塞的比赛最后时刻,一次致命的进攻选择失误,将火箭的内部问题彻底暴露在聚光灯下。
01 战术执行失败,最后一攻暴露三巨头默契不足
比赛最后时刻,火箭队本有机会扳平比分。阿门发球给杜兰特后,申京通过跑位获得了外线空档。按照主帅乌度卡的战术布置,这一球应该交给申京完成三分投射。然而场上的杜兰特做出了不同选择。他完全忽视了处于空位的申京,将球分给了阿门,后者最终投篮偏出。这一球不仅让火箭错失扳平机会,更引发了对三巨头之间默契的质疑。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杜兰特这场比赛三分球3投全中,手感火热;而申京三分2投0中,阿门在最后时刻之前甚至没有尝试过外线投篮。即使如此,乌度卡仍然选择信任他的战术布置而非球员手感,但场上的杜兰特却有不同想法。这最后一攻的选择将火箭三巨头之间的默契不足暴露无遗。没有正统控卫掌控节奏,火箭在关键时刻的进攻显得混乱不堪。
02 死亡五大实验失败,空间拥堵加剧进攻困境
火箭当前问题的根源在于范弗里特缺阵后留下的控卫漏洞。主教练乌度卡尝试用“死亡五大”阵容来弥补这一缺陷——场上同时安排四名身高2米11的球员:杜兰特、小贾巴里·史密斯、申京和亚当斯,再加上2米01的阿门·汤普森。这套阵容在高度上占据优势,但却造成了场内空间的严重拥堵。火箭进攻时,内线挤满了大个子,缺乏突破线路;防守时又跟不上对手的速度。
数据不会说谎——在对阵活塞的比赛中,火箭全场只有15次助攻,而对手是23次。更糟糕的是,火箭的进攻效率极低,全队投篮命中率惨淡,只有依靠杜兰特的个人能力勉强支撑。这套阵容还导致球员位置错位。申京更适合中锋却被推到大前锋;史密斯习惯打大前锋却要出任小前锋;杜兰特最擅长小前或大前,却要打得分后卫;阿门本应是得分后卫或小前锋,却被安排在控卫位置。这种全面的错位让每个球员都打得别扭。
03 历史教训警示,火箭三巨头困境并非首例
火箭目前的三巨头困境并非队史首次。1996年,火箭曾组建奥拉朱旺、德雷克斯勒和巴克利的三五十大巨星组合,但最终结果令人失望。当年那支火箭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年龄和伤病。三巨头组合时都已年过三十,伤病缠身,无法发挥全力。另一个问题是火箭为得到巴克利,送走了两位关键年轻球员罗伯特·霍里和萨姆·卡塞尔,导致阵容深度不足。
在2008年,火箭再次尝试三巨头模式,拥有姚明、麦蒂和阿泰斯特,但同样面临配合问题。当时媒体批评火箭三巨头“无配合、无进攻、无领袖”,尤其是姚明和麦蒂之间的挡拆配合失误频出。历史教训表明,单纯堆砌球星而忽视默契建设和阵容平衡,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04 交易市场寻方案,两将搭首轮或换核心控卫
面对困境,火箭可能需要通过交易来解决问题。球队拥有一些可交易的筹码,特别是两位表现未达预期的年轻球员——伊森和谢泼德。
伊森在新赛季表现灾难级,揭幕战6投1中仅得3分并有3次失误。而谢泼德在两场比赛中都是11投3中,防守和控球能力令人担忧。火箭可以考虑用伊森和谢泼德打包一个首轮选秀权,去交换一位核心控卫。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控卫漏洞,另一方面也能让阿门·汤普森回到他更熟悉的前锋位置。
可能的交易目标包括老鹰队的特雷·杨这样的球星,或者朱·霍勒迪、麦康奈尔这样的实力派老将。特别是霍勒迪,作为两届NBA总冠军得主,他能带来稳定的得分、组织和顶级防守,更衣室领导力也是火箭急需的。但火箭也面临薪资空间限制,球队已触发硬工资帽,只有120万美元的空间。这意味任何交易都需要薪资匹配,增加了操作难度。
NBA记者Zach Lowe在播客节目中直言:“原本有望争夺总冠军的火箭队,现在可能连进入季后赛都有些难度。” 而网友“火箭老球迷”则评论:“看到杜兰特那个选择,我心都凉了——不是因为他没传球,而是因为这支球队根本没有一个真正的进攻体系。”
距离12月还有一个月,如果火箭连败继续,管理层很可能在交易市场开启后行动。毕竟,杜兰特的巅峰期不会等待,火箭的夺冠窗口并不长久。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决定火箭这个赛季是冲向总冠军,还是早早退出季后赛争夺战。
来源:娱体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