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炸3个大利好!工信部力挺算力+AI,周一要抢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6 12:59 3

摘要:周末刷财经新闻,不少股民被算力板块的动静惊到了:工信部刚出了算力标准体系的征求意见稿,说要搞50项以上标准,紧接着又看到工业富联、中科曙光这些龙头周五一天就被资金买了好几亿。群里瞬间吵成两派,有人说“这次是真政策红利,必须冲”,有人骂“上次追高套半年,再也不上

周末刷财经新闻,不少股民被算力板块的动静惊到了:工信部刚出了算力标准体系的征求意见稿,说要搞50项以上标准,紧接着又看到工业富联、中科曙光这些龙头周五一天就被资金买了好几亿。群里瞬间吵成两派,有人说“这次是真政策红利,必须冲”,有人骂“上次追高套半年,再也不上当”。

其实散户对算力又爱又恨太正常了——这板块一会儿因“东数西算”暴涨,一会儿因“需求不及预期”暴跌,政策和消息搅得人晕头转向。但这次不一样,一边是国家层面给标准、给路径,一边是海外巨头催订单、抢产能,连主力资金都在悄悄加仓。这到底是“狼来了”的虚假繁荣,还是能踏实赚钱的真机会?周一该追高、抄底,还是继续观望?今天用大白话拆透,帮你看清门道、避开坑。

一、先搞懂:这次算力利好不是“喊口号”,3个维度见真章

很多人看政策只扫标题,觉得“又是发文件蹭热点”,但这次工信部的《算力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和产业里的动向凑在一起,藏着实实在在的机会。得从政策、需求、资金三个角度捋,才知道这波行情能不能长久。

1. 政策:从“喊方向”到“定标准”,产业终于有了“施工图”

之前算力政策更多是“画大饼”,说要建算力网、搞一体化,但企业到底怎么干、产品要符合什么标准,一直没明确。这次的《指南》直接给了“施工图”,要在基础通用、算力设施、安全这些领域搞50项以上标准,到2027年建成完整体系 。这可不是小事——没有标准的时候,甲的算力设备和乙的调度系统接不上,西部的闲置算力没法给东部用,资源浪费严重;现在标准统一了,算力就能像水电一样顺畅流动,企业不用再重复建设,订单才能真正落地。

更关键的是政策成了“组合拳”:国家层面定标准,地方层面给真金白银。浙江就明确发“算力券”,用自主算力服务能补30%的成本,最高给800万补助 。这种“国家搭框架、地方给补贴”的模式,能直接降低企业的投入风险,让算力建设从“被动响应”变成“主动布局”。

2. 需求:海外巨头催单+国产替代,产业链真的“缺货了”

政策能托底,但真正让板块有底气的是需求爆发。最近产业链里最常听到的词是“催交付”,谷歌今年都第四次上调芯片需求了,下一代TPU芯片不仅要全面用液冷技术,光模块还得从800G升级到1.6T。Meta更激进,资本开支每个季度都涨,自研芯片刚出来就全上液冷,比谷歌还早一步。

海外抢产能,国内的需求更迫切。受芯片出口限制影响,国产AI芯片早就供不应求,寒武纪、海光这些企业的订单排到了明年。以前大家担心“算力建好了没人用”,现在从云端的AI大模型到终端的智慧农业,都在喊“算力不够用”——山东寿光用边缘计算控灌溉,四川凉山靠低时延算力搞直播卖花椒,连农村都成了算力需求的新场景。需求端实实在在的爆发,才是政策之外最硬的支撑。

3. 资金:主力用真金白银投票,龙头已被悄悄加仓

别光看散户吵,主力资金早就用脚投票了。周五算力租赁板块的资金流向很能说明问题:工业富联一天净流入3.7亿,中科曙光2.7亿,浪潮信息也有1亿多。这些可不是游资快进快出的短线炒作,从龙虎榜能看出来,不少是机构席位在加仓——机构比散户更懂政策和产业,他们敢进场,说明看好的是长期逻辑,不是短期题材。

而且资金流向很集中,不是瞎买一通。重点盯着光模块、液冷、国产芯片这几个方向,这和海外巨头的布局完全对上了——谷歌要1.6T光模块,Meta全用液冷,国内缺国产芯片,资金自然跟着产业趋势走。这种“政策对准方向、需求拉动增长、资金精准进场”的联动,比单纯的消息刺激靠谱多了。

二、必须避的坑:3个误区害散户亏大钱,现在看清还不晚

就算利好是真的,也不是闭眼买就能赚。之前很多人追算力被套,都是踩了这几个坑,这次得提前躲开。

1. 误区一:“算力板块都能涨”,错把“跟风股”当“龙头股”

算力产业链长着呢,从上游的芯片、光模块,到中游的服务器、液冷设备,再到下游的算力租赁,不是每个环节都能受益。政策和需求都盯着“硬核技术”:比如能做1.6T光模块的、有全产业链液冷能力的、国产芯片能量产的,这些企业能拿到订单;但那些只搞机房租赁、没有核心技术的公司,就算蹭上热点,也只是跟着涨两天,主力一撤就跌回原形。

就像上次“东数西算”,真正涨得稳的是中际旭创、英维克这些有技术有订单的龙头,而很多跟风的小公司,涨得快跌得更快。这次更明显,谷歌、Meta的订单都给了有供应链优势的企业,没技术的根本沾不上边。买算力得挑“真玩家”,别碰“伪概念”。

2. 误区二:“利好刚出就该追”,没看估值里的“水分”

有些散户看到政策落地就急着冲,根本不看股价里有没有提前涨过。比如某光模块龙头,从年初到现在已经涨了一倍多,股价里早就包含了对政策和需求的预期;要是周一再高开五个点以上,你冲进去就成了“接盘侠”——主力正好借着利好出货。

判断能不能买,得看估值和业绩的匹配度。现在整个算力板块估值不算高,但个股差异大。可以去查一下公司的“市盈率”,要是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太多,又没有业绩支撑,就算是龙头也得谨慎;反之,那些调整了一段时间、估值在历史中枢以下,且订单在增长的,才是有安全垫的机会。

3. 误区三:“短期能赚快钱”,不懂产业的“慢节奏”

算力建设不是建小卖部,今天政策落地,明天就能赚钱。标准制定要到2027年,万亿投资是分几年花出去的,企业的订单转化成业绩也需要时间。比如液冷技术,谷歌说明年全面采用,真正大规模出货、体现在财报上,可能要到后年。

要是抱着“赚快钱”的心态炒算力,很容易被短期波动洗出去。上周算力板块震荡,不少人慌着卖了,结果周末出利好,周一又得追高。这板块的机会在长期,得看企业能不能持续拿到订单、技术能不能跟上升级,而不是盯着一两天的涨跌。

三、判行情:周一走势看3个信号,不用瞎猜

搞懂了机会和坑,最关心的还是周一怎么走。其实不用听各种“小道消息”,盯紧这三个信号就行,行情方向自然明了。

1. 板块内部分化是必然,别盼“全面涨停”

历史经验早就证明,政策利好落地后,算力板块从来不会集体涨停。周一大概率是“龙头领涨、杂毛跟风”:有核心技术、被主力加仓的光模块、液冷龙头,可能会高开高走;前期炒高的概念股、没业绩的租赁股,可能会“高开低走”,借利好出货。

能不能走得稳,还要看成交量。要是周一算力板块的成交量能比上周五放大30%以上,说明资金真的在进场,行情能持续;要是只靠情绪拉涨,成交量没跟上,那大概率是短期脉冲,下午就可能回落。

2. 主力动向看“机构和北向资金”,散户情绪不算数

散户吵得再凶也左右不了走势,关键看专业资金的动作。早上开盘后可以盯一下龙虎榜,要是机构席位还在净买入龙头股,说明他们认可这波利好,行情有持续性;要是只有游资在拉涨停,散户跟风买,那就要警惕——游资出货比谁都快,第二天可能就砸盘。

北向资金的态度也很重要。最近北向资金一直在加仓科技股,要是周一继续买算力产业链,说明外资也看好长期逻辑,这会给市场托底;反之,要是北向资金趁机卖出,就得小心是“利好兑现”。

3. 大盘能不能托住?看权重股的“脸色”

算力板块再火,也带不动整个大盘,还得看金融、消费这些权重股给不给力。要是权重股能稳住,甚至小幅上涨,大盘就能在3000点以上震荡,算力板块也能安心涨;但要是权重股跌了,大盘承压,就算算力想涨,也可能被拖累着回调。

不过不用太担心大盘大跌,现在政策面整体偏暖,对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大盘有“政策底”。算力作为政策重点扶持的方向,反而可能成为带动大盘企稳的“引擎”,就算大盘震荡,优质算力股的韧性也会比其他板块强。

四、实操方案:手里有股、想入场的,周一这么干最稳

光分析没用,得说实在的:手里的算力股该留还是卖?想入场该选哪个方向?分情况给方案,对号入座就行。

1. 持有算力股:先看“质地”,再决定操作

要是你持有的是光模块、液冷、国产芯片的龙头,比如之前被主力加仓的工业富联、中科曙光,且前期没怎么涨,周一不用急着卖,拿着等趋势明朗。这些公司能真正吃到政策和需求的红利,业绩会慢慢兑现,短期波动不用怕。

但要是持有的是概念股,没核心技术,前期涨了不少,周一高开就可以趁机止盈。比如有些公司只是蹭了“算力租赁”的热点,根本没有服务器和订单,政策利好跟它没关系,不趁高开卖,后面可能跌得更惨。

2. 想入场:别追高,盯紧“3条核心线”

空仓的朋友千万别看到高开就冲,尤其是那些已经涨了十几个点的,大概率是陷阱。可以重点布局这三个方向,分批建仓:

第一个是光模块,尤其是800G/1.6T的龙头。谷歌、Meta都在升级光模块,需求直接爆发,而且1.6T光模块会用硅光技术,相关的产业链也会受益。选那些已经进入海外巨头供应链、订单排期长的企业,确定性更高。

第二个是液冷技术。现在海外巨头的芯片都要求全液冷,国内数据中心也在跟进,这是“刚需升级”。优先选有全产业链能力、客户是谷歌、Meta这些巨头的公司,比如英维克这种已经突破海外供应链的,比只做单一部件的靠谱。

第三个是国产算力替代。芯片受限是长期问题,国产AI芯片、AI服务器的需求只会增不会减。可以关注寒武纪、海光这些芯片龙头,还有浪潮信息这种做AI服务器的,随着国产芯片供应改善,他们的订单会快速增长。

入场时机上,最好等早盘10点后再买,看看成交量和资金流向稳不稳。要是低开或者小幅高开,可以小仓位试仓;要是高开太多,就等回调再买,别追高被套。建议分2-3批建仓,降低风险。

3. 怕风险?可以盯“间接受益板块”

要是觉得算力板块波动太大,不敢直接碰,可以关注间接受益的方向。比如为算力基建提供电源、铜连接的企业,或者受益于算力应用的软件服务板块,这些板块涨幅可能没那么猛,但风险小,适合稳健型投资者。

不管选哪个方向,都要避开“纯概念”公司。多看看“研发投入占比”和“订单增速”这两个指标:研发投入高,说明有技术储备;订单增速快,说明能把政策利好变成业绩。这两个指标不行,再热闹也别碰。

五、说本质:算力赚钱的核心,是看懂“产业逻辑”

最后想说句实在话:政策利好只是“引子”,真正能让你赚钱的是产业逻辑。之前很多人追算力被套,不是因为政策是假的,而是没看懂算力的核心价值——它不是“炒概念的工具”,而是AI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就像20年前的互联网、10年前的新能源。

现在全球都在抢算力,谷歌、Meta砸钱建生态,国内搞国产替代补短板,政策给标准、地方给补贴,这已经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必须发展”的战略。短期的涨跌受情绪影响,但长期的趋势由产业决定——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要涨43%,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46.2% ,这么明确的增长,优质企业的股价迟早会跟上。

周一的涨跌只是短期波动,真正决定你赚不赚钱的,是能不能分清“真技术”和“伪概念”,能不能扛住短期震荡、拿住优质股。别被情绪带着走,盯着政策方向、产业需求和公司基本面,才能在算力行情里真正赚到钱。

本文仅供参考

来源:温馨如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