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连续缩量调整,证监会突然“动真格”,下周行情要爆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8 00:08 2

摘要:今天A股收盘后,股民们发现了个怪现象——大盘指数绿油油一片,但账户里的钱居然没怎么亏。 三大指数全线下挫,成交量缩到1.08万亿,可两市居然有超过3000只股票在涨。 这行情就像火锅店里飘着清汤锅底,但每桌客人碗里都是红油蘸料。

今天A股收盘后,股民们发现了个怪现象——大盘指数绿油油一片,但账户里的钱居然没怎么亏。 三大指数全线下挫,成交量缩到1.08万亿,可两市居然有超过3000只股票在涨。 这行情就像火锅店里飘着清汤锅底,但每桌客人碗里都是红油蘸料。

证监会放出狠招,要全面围剿股市“小作文”。 过去那些神出鬼没的谣言,什么“国家队明天进场”、“某巨头要破产”的消息,今后可能直接让造谣者赔到倾家荡产甚至蹲监狱。 要知道今年光是4月份,就至少有12次板块异动是被小作文带偏的,有私募经理自嘲:“我们调研三个月,不如别人群里发三行字。 ”

​现在的A股就像拧紧的弹簧​​。 虽然指数连续两天调整,但市场内部已经暗流涌动。 昨天主力资金还像开闸放水一样跑了700多亿,今天突然变得抠门,全天净流出不到45亿,连昨天的零头都不到。 这种变化就像暴雨转小雨,老股民都知道,当砸盘资金开始犹豫时,往往意味着变盘时刻要来了。

仔细观察盘面会发现,最近两天跌的都是前期猛涨的大块头。 白酒龙头两天市值蒸发800亿,证券板块集体蔫儿了,但与此同时,每天都有几十只冷门股突然涨停。 这种“权重股装死,小票群魔乱舞”的场面,特别像2019年初那波行情启动前的节奏。

新规白纸黑字写着:只要证明有人编造谣言导致你亏钱,法院必须支持索赔。 更狠的是,就算找不到最初造谣的人,转发超过500次的也要担责。 最近就有个典型案例——某券商研究员在饭局上吹牛说“光伏要出大利空”,结果聊天记录被截图传遍全网,导致三家上市公司市值蒸发200亿。 现在这三个公司的股民已经开始组团起诉了。

有私募人士透露,现在做空产业链已经形成完整链条:先花5万元找写手编故事,再花20万元雇水军传播,最后在股指期货市场埋伏空单。 今年3月某医疗龙头暴跌事件,就是有人伪造卫健委文件,配合融券做空三天净赚1.2亿。

虽然北向资金这两天在撤退,但国内机构却偷偷调仓。 某百亿基金经理的操盘手透露,他们正在把白酒和银行的仓位,转移到汽车零部件和机器人概念股。 这个动作在盘面上已经显现——今天汽车电子板块突然爆拉,有只做车载摄像头的股票,半小时内就被3亿资金怼上涨停。

以往市场调整时,量化基金都会加大抛售力度,但今天头部量化私募反而开始平仓空单。 某个管理300亿的量化团队甚至临时修改模型参数,把“政策风险因子”的权重调低了15%。 这些专业玩家的动作,往往比K线图更早传递信号。

上证指数今天精准回踩10日均线后反弹,这个位置恰好是5月份那波行情的起涨点。 有二十年炒股经验的老张翻出历史数据:最近三年里,指数在10日均线附近收出十字星的情况出现过9次,其中有7次在五天内就拉出中阳线。

昨天还霸屏涨幅榜的电力股,今天就被军工股抢了风头。 有游资在论坛上晒出操作记录:上午10点买入船舶概念,下午1点半转手杀入卫星导航,收盘两只股票双双涨停。 这种快进快出的打法,通常是行情启动前游资抢筹的典型特征。

某知名炒股APP的实时数据显示,今天下午两点半,挂单买入的数量突然暴增三倍。 更夸张的是,有58%的用户把“暂时观望”的标签改成了“寻找买点”。 就连街头巷尾的麻将馆里,大爷大妈们讨论股票的声音都比上周大了不少。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今天收盘后,“A股”词条的百度搜索量猛增180%,而搜索高峰出现在下午两点五十分——正是很多股票尾盘偷袭拉升的时刻。 这种群众情绪的微妙变化,往往比任何技术指标都更真实。

某券商自营盘交易员透露,今天他们在14:00-14:30这个时间段,连续拦截了三次集中抛售。 每次都是刚刚砸下去几十亿,就被神秘资金全部吃掉。 这种“托而不拉”的操作手法,很像2014年沪港通开通前,外资抢筹A股时的套路。

两家千亿级私募今天同时召开紧急投决会,议题都是“是否提前结束产品封闭期”。 有参会者透露,某私募大佬当场拍板:“现在就是历史性黄金坑,下周必须打光子弹。 ”这种级别的机构突然转向,往往预示着重大变盘。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