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全网还叫“雷神”,今天风向就变成了“雷不群”。这口碑翻车的速度,让小米SU7的零百加速都望尘莫及。曾经的顶流IP、泼天富贵,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泼天的“官司”?
昨天全网还叫“雷神”,今天风向就变成了“雷不群”。这口碑翻车的速度,让小米SU7的零百加速都望尘莫及。曾经的顶流IP、泼天富贵,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泼天的“官司”?
曾几何时,雷总一碗豆浆、一根油条都能霸榜热搜,车间睡地板的样子让多少打工人热泪盈眶,高呼“这才是我们的兄弟”!可如今,兄弟开着SU7,你却连车门都打不开了。这剧情,未免也太颠了。
雷总造车,深得“颜值即正义”的精髓。门把手都要做成“半隐藏式电动解锁”,主打一个优雅、一个未来感。发布会上夸得天花乱坠,谁曾想,这竟成了事故中的“索命设计”。
出事了,断电了,好家伙,门打不开了。小米工程师的回应堪称“逻辑鬼才”:我们设计了两道安全阈值,巧了不是,这次事故的碰撞速度(47.8km/h)和断电时间(18毫秒)正好精准地卡在了两道阈值之间!这概率,建议雷总立刻进军彩票行业。
消费者以为买的是“保时米”,没想到关键时刻秒变“月光宝盒”——打不开,根本打不开。从“颜值王道”到“生命通道闭塞”,这套在手机圈玩得转的“美学优先”法则,在汽车行业结结实实地撞了南墙。
过去,雷总是“悲情英雄”,是“劳模学霸”,是咱们的“互联网兄弟”。他越努力,我们越共情;他越辛苦,我们越心疼。这是咱们的文化基因,就爱看逆袭剧本。
可当兄弟的公司季度利润过百亿,当兄弟成了中国首富,还在台上讲自己当年跑圈多辛苦、地板多凉的时候……味儿就变了。观众心里嘀咕的是:“最怕兄弟开路虎,开路虎还跟我诉苦。”
以前他是“雷神”,是流量永动机;现在他是“靶子”,是众矢之的。事故发生后,雷总在大会上一句“抵制黑公关”,直接点燃了火药桶。官媒下场,大佬发声,网友玩梗。这波啊,这波是亲手把“安全问题”升级成了“态度问题”,把产品危机干成了信任危机。
小米最圈粉的就是那句“和用户交朋友”。可真出了事,朋友跟你讲感情,你却跟我解方程?
“18毫秒断电”、“50km/h解锁阈值”……这一连串冰冷的数据,在生命的悲剧面前,显得无比苍白和傲慢。真正的朋友,难道不该是先问一句“人怎么样了”,而不是急着证明“我没错”吗?
更骚的操作还在后面。那个选装价4.2万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被车主发现所谓的“风道”压根不通气,拿张纸巾一试,纹丝不动。好家伙,这哪是“风道”,这分明是“智商税通道”。法院都看不下去了,判决退一赔三。这波,“字研”营销算是把自己研进去了。
从西贝到小米,堪称企业公关的“反面教材经典案例”。
第一步:技术性狡辩。 在公众最需要共情的时候,选择用参数怼脸,完美诠释了“道理我都懂,但感情上我无法接受”。
第二步:战略性树敌。 在风口浪尖上高呼“抵制黑公关”,直接把所有质疑者推到了对立面。这哪里是灭火,这是抱着汽油桶冲进了火场。
重营销,轻公关,是很多明星企业的通病。营销是把牛吹上天,公关是当牛掉下来时怎么接住。小米显然只练了上半场,下半场直接摆烂,眼睁睁看着“神坛”摔成了“祭坛”。
流量这碗饭,端起来香,砸下来疼。2025年,企业家网红们纷纷“退网保平安”。雷总现在最该做的,或许不是再发一条健身视频,而是好好思考:当消费者不再为你的早餐和地板故事买单时,你还能拿出什么?
是时候从“网红企业家”回归“实业家”了。建议雷总把微博简介从“小米创始人”暂时改成“SU7首席拧螺丝官”,沉到车间里,或许比站在聚光灯下更能找回失去的信任。
毕竟,直播间里的“家人”会离开,但工厂里拧紧的每一颗螺丝,才是真正不会背叛你的“粉丝”。
商业的本质,终究不是“讲故事”,而是“做产品”。当“雷神”走下神坛,我们期待看到的,不是一个更完美的演员,而是一个更靠谱的“厂长”。
来源:谭天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