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特朗普团队打算限制对华出口关键软件,消息还没正式出来,国内科技圈就已经开始紧张了,美国从2022年起就把EDA、AI框架这些工具列入管制清单,这次要是真干了,不是不卖设备那么简单,是直接把整个软件生态给掐断了。
2025年10月,特朗普团队打算限制对华出口关键软件,消息还没正式出来,国内科技圈就已经开始紧张了,美国从2022年起就把EDA、AI框架这些工具列入管制清单,这次要是真干了,不是不卖设备那么简单,是直接把整个软件生态给掐断了。
我们用的很多免费工具,其实都掌握在美国手里,Windows和Android占了全球九成终端,不是因为它们最厉害,只是大家用惯了,芯片设计离不开Synopsys和Cadence,中芯国际做7纳米以下芯片还得靠它们,建筑行业用的Autodesk文件格式,成了没人敢换的标准,药企研发新药,六成依赖ChemDraw和Schrödinger,一旦断供,研发可能直接倒退十年,连TensorFlow、Kubernetes这些开源项目,代码托管、版本发布、许可证审核,也都捏在美国基金会手里,2023年,美国就以加密功能为由,拖着不给中国公司更新PyTorch。
国产软件想顶上去,但到处都是坎,统信UOS和麒麟系统在政府和轻工业还能用,可跑得慢,软件对不上,银行的核心系统还是靠Oracle,国产数据库一到高并发就撑不住,最要命的是底子,八成AI框架都是拿PyTorch或TensorFlow改的,编译器、数学库、仿真引擎,全靠美国开源项目撑着,龙芯、鲲鹏芯片想跑主流软件,得一遍遍调,这都是生态断了的代价。
我们不能光喊口号,得真刀真枪干,先划出红区,强制用国产软件,民用领域搞双轨运行,老系统照用,新系统慢慢试,别一股脑全换,中期让工信部牵头,把CPU、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凑一块儿一块儿开发,别各自为战,学欧洲搞主权云,自己定标准,长期看高校计算机专业得把编译原理、系统架构当必修课,别光教Python应用,设专项基金,支持Rust、Julia这些非美语言生态,开源项目注册地挪到香港或新加坡,躲开美国法律,建个去中心化的代码备份网。
新加坡也在悄悄行动,2025年9月,新加坡国立大学跟本地企业一起推出了一个亚洲开源平台,中日韩印的开发者都能在这儿托管工具链,这说明全球技术的格局正在变化,不再只是美国一个人说了算,如果我们还觉得技术没国界,那就等于把未来的主动权白白送出去。
软件出口限制不是简单卡脖子,它改的是数字世界里最底下的规矩,稀土能卡住,代码没那么容易拦住,真正在拼的不是实验室里的东西,是谁定标准,谁管开源,谁养人,现在每退一步,将来都会变成更大的麻烦。
来源:刹那永恒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