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5日上午,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承办的“艺韵蓉城”行业专家赏析讲座(杂技专场)在该校举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应邀担任主讲嘉宾,为来自四川各地市州的杂技家协会会员以及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的在校杂技专
卢星宇 川观新闻记者 吴梦琳
10月25日上午,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承办的“艺韵蓉城”行业专家赏析讲座(杂技专场)在该校举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应邀担任主讲嘉宾,为来自四川各地市州的杂技家协会会员以及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的在校杂技专业学生带来了精彩的分享。
讲座现场。
杂技艺术在中国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在边发吉看来,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进步。中国杂技早期以角抵戏等形式萌芽,秦统一后吸收各国技艺形成体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历经数千年,积淀深厚且群众基础广泛,是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民间艺术之一。他表示,“杂技是以生命相依托的艺术,中国杂技扎实的基本功与细腻的表演相得益彰,常能体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杂技精神。”
在谈及杂技人才培养时,边发吉深情寄语在场的青年杂技学员和从业者。他勉励大家要珍惜韶华,刻苦练功,夯实技艺根基;同时要加强文化修养和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艺术领悟力,努力成长为“德艺双馨”的新时代杂技艺术接班人,为中国杂技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讲座现场。
据悉,“艺韵蓉城”项目将通过“2场舞蹈展演+4场专家讲座+10场成渝基层行+1场教学展演”的立体架构,形成“教学—实践—展演—传播”闭环。本次讲座不仅为四川地区杂技从业者与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与顶尖专家面对面交流的高端平台,有效促进了行业内的经验分享与思想碰撞,也对推动本地杂技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加强杂技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来源: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