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赓续红色血脉,激扬青春壮志。在武汉沦陷87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千禧城小学的少先队员们走进华中师范大学,开展了一堂行走式的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微课,通过实地探访与现场教学,在历史的回望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赓续红色血脉,激扬青春壮志。在武汉沦陷87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千禧城小学的少先队员们走进华中师范大学,开展了一堂行走式的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微课,通过实地探访与现场教学,在历史的回望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1938年10月25日,武汉在历经四个多月的英勇保卫战后不幸沦陷。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队员们立于桂子山麓,静静追忆那段烽火岁月。大队辅导员杨老师为队员们讲述了这段不容忘却的历史:“这场保卫战是全面抗战初期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她告诉队员们,尽管武汉最终失守,但中国军民展现出的英勇不屈、誓死抗敌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铭记与传承。
在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队员们在探索自然奥秘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在这片曾被战火洗礼的土地上,每一个生命的绽放都弥足珍贵。随后,大家走进文物馆,从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到商周青铜器,一件件珍贵文物无声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队员们凝神观看,逐渐领悟到:正是这绵延不绝的文化血脉,支撑着中华民族在一次次磨难中屹立不倒。
随后,队员们来到恽代英广场,在恽代英同志雕像前庄严行礼,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恽代英虽未亲历武汉保卫战,但他早年播撒的革命火种,已成为武汉军民在危难中坚持抗争的精神源泉。在恽代英纪念馆内,队员们深情诵读革命诗篇,铿锵的童声在展厅中回荡。“我们要做续写故事的人!”这真挚的誓言,是新时代少年对历史的回应,也是对未来的坚定承诺。
该校负责人在总结活动时指出,在武汉沦陷纪念日前夕组织这样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旨在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从探索自然科学之“真”,到感悟历史文化之“善”,再到追寻革命信仰之“美”,这所有的教育体验,都建立在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基础之上。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这堂特殊的思政课让红色基因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也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历史的传承中代代延续、永放光芒。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