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冷库运货起步,保定“冻二代”转型闯出新赛道,四年实现年销5000万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5 13:21 1

摘要:寒气刺骨的冷库,是他的起点;年销5000万元的业绩,是他的答卷。青年创业者董雷建,在传统行业中,走出了一条既承袭父辈实干精神,又充满个人创新色彩的新路,将冻品代理生意经营得热气腾腾。

寒气刺骨的冷库,是他的起点;年销5000万元的业绩,是他的答卷。青年创业者董雷建,在传统行业中,走出了一条既承袭父辈实干精神,又充满个人创新色彩的新路,将冻品代理生意经营得热气腾腾。

从冷库中起步,一场不轻松的传承

董雷建小时候最常待的地方,就是父亲的冻品店。接过家里的担子,扎根冻品领域,是他从未犹豫过的选择。“没想太多,就觉着这片市场我熟悉、感兴趣,想沉下心把它经营好。”董雷建坦言。

他的第一课,从最辛苦的岗位开始。2008年,19岁的董雷建成为了店铺里最基层的装卸工。忙碌时,在零下18℃的冷库里,他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那时候最苦,但也最锻炼人。”董雷建回忆道。

一年后,他开始接触业务与客户。“在冷库只用和货物打交道,突然要和人打交道,简直是‘冰火两重天’。”他笑道,“那时我接个电话都脸红。” 但他清楚,这一步必须跨过去,于是主动开始走街串巷地送货,三个月下来,他不仅熟悉了所有流程和客户,更完成了从内向到独当一面的蜕变。这段扎实的成长经历,让他对行业的每个环节都了如指掌,也练就了敏锐的市场眼光。

不守柜台,立志成为冻品市场的“潮流捕手”

历经装卸、库管、销售等多岗位锻炼,2021年,董雷建开始独立经营自己的摊位,成为首衡智慧冷链物流园首批入驻商户。

他觉察到,冻品市场正经历一场面向年轻消费者的变革。于是,他没有在父辈的轨道上滑行,而是另辟蹊径,专注西式快餐领域,做起了冻品行业的“潮流捕手”。

“产品的类型、包装、规格,都得精准匹配年轻人的喜好,预判他们未来需要什么。”董雷建每月出差两三次,参加各地专业展会,四年间脚步遍布全国,只为捕捉最新产品动向。

与他相邻多年的商户刘滨说:“他特别敢创新,让厂家跟着他的思路定制产品,这种做法在我们这儿是独一份。”

但追赶潮流不是盲目跟风,董雷建有自己的执拗。所有选品,他都坚持两条:亲自跑工厂、亲口尝产品。“干食品这行,安全是底线。”他语气坚定,“必须亲眼看到生产环境,亲口尝过味道,心里才踏实。”

凭借独特的选品眼光和严格的品控,董雷建打开了中高端市场。如今,他与80余个下游商家建立起稳定合作关系,日均出货超千箱。2024年,店铺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且每月保持一百万元至两百万元的稳定增长。

从代理到原创品牌,从一个摊位到构建全产业链

在代理多个知名品牌的同时,董雷建开始打造自有品牌。他推出的薯条、蛋挞液等产品,凭借可靠品质和精准定位,很快获得市场认可。

对于董雷建而言,这仅仅是个开始,他的愿景并不止于代理,更希望“做自己的工厂,开自己的专卖店”,在西式快餐领域做精做深的同时,拓展更多品类,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布局。

这一转型升级的构想,在首衡智慧冷链物流园找到了落地土壤。早在2021年选择入驻时,他就看中了这个新市场的配套设施和物流体系。园区高效的物流模式,让他的产品得以“大仓化小仓”,快速辐射华北市场。“这里冬暖夏凉,场地又干净,在我们冻品行业挺难得。”他满意地表示,“首衡一直在为我们对接资源、拓展渠道,在这里继续发展,我充满信心。”

在首衡市场,董雷建的发展路径代表了一批扎根传统行业,又具有创新思维和行动力的青年创业者。据首衡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持续提供产地对接、物流网络、数字化支持,以及经营补贴、保险优惠、生活服务等全周期服务,解除商户们的后顾之忧,助力更多商户实现品牌化、全链式发展。

把热爱变成习惯,把脚步变成机会

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董雷建有两点心得。首先要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因为热爱,吃多少苦也甘之如饴。其次要多出去走走,把脚步迈出去,才能把机会带回来。

这番话背后,是他将事业融入生活的真实写照。即便在旅行中,他也习惯以“选品视角”观察市场——尝地方美食时思考产品转化,逛集市时留意包装设计。董雷建的生活与事业,早已无界融合。

从冷库中挥汗如雨的少年,到掌舵潮流的青年创业者,董雷建用17年完成一次次跨越。他在现实的磨砺中守住对行业的热爱,又在父辈的根基上长出了创新的枝丫。这条路,他走得踏实,也走得沸腾。

■转载自河北青年报保定播报微博

■编辑:葛博雪

■责编:于建超

来源:保定晚8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