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加拿大一名官员表示,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正在寻求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并可能在下周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与华领导会面。这一消息的发出,恰好是在加拿大与美国贸易谈判破裂之前,为中加关系走向增添了复杂变数。
文|李土 厦大国际关系博士
与中方反制措施硬刚红了脸?跟随美国吃了瘪?对冲策略疑似吃瘪,背后逻辑是既要又要
近期,加拿大一名官员表示,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正在寻求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并可能在下周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与华领导会面。这一消息的发出,恰好是在加拿大与美国贸易谈判破裂之前,为中加关系走向增添了复杂变数。
10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发难”,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对加拿大一则电视广告表达了强烈不满。该则广告是加拿大总统罗纳德·里根在1987年关于自由贸易的广播讲话,其视频内容里提到了“反关税”的相关表述,特朗普随即宣布终止和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直言关税和贸易壁垒“伤害了每一位美国工人和消费者”,彻底关闭双方谈判的大门。
美国此举反而让加拿大陷入尴尬局面。盲目在中美双边押上全场的加拿大彻底失算,面临经济双重挤压困境。
作为美国的盟友,此前由于美国率先对华发起贸易战,加拿大紧随其后,在电动汽车和钢铝产品上对华加征关税,主动卷入贸易战漩涡之中。而中方于今年8月对加拿大进口农产品油菜籽进行反倾销措施,并对猪肉、海鲜、豌豆等产品加征关税,强硬回击加的贸易保护主义。加拿大作为世界油菜籽最大出口国,中国每年都是其主要的消费市场,这一反制给加拿大农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加拿大西部地区的菜籽油受到重创,引发了其内部的强烈不满。
加拿大快速表忠心的滑跪,美国也并不买账。只因一则广告陷入谈判破裂的局面,充分说明了美加关系之间“利益至上”的本质,也让加拿大对美依赖遭到了重创,股市应声波动,相关行业也信心受挫。而中方对其的反制如当头一棒打在加拿大的头上,现在的加拿大高层所释放的“求和”信号无疑是最好的证明,更加暴露了其在大国博弈中急于寻找退路的生存困境。
战略调整,减少对美依赖
从关税的影响上看,加拿大充分暴露了其内部经济结构的脆弱性,也充分体现了对美安全依赖的结构性矛盾。美国突发终止与加拿大的关税谈判,短期内加拿大面临较为艰难的处境,可能加速其对大国关系对冲的思路转变。目前加拿大在对外轨迹上已经出现对华友好态度,此次总统出行的国家包括印度、新加坡在内,凸显其在亚太地区战略决策的调整,试图减少对美单一路径依赖。
对抗不是终点,合作才能共赢
面对美国大力实施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加拿大的困境也是中等国家在大国博弈中定位的缩影。在体系压力下的本国对外政策倾向于从对冲的角度寻求平衡情有可原,但是追随错误的做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既损害双边利益,也有损国家颜面,得不偿失。
从近期加拿大外交部长来访中国外交部的行为上看,双方正在进行试探性接触。中方已就海关总署释放积极信号,“愿与加方就农产品检验检疫开展对话”,为解决摩擦提供了具体通道。然而截至目前,加拿大方面并未完全对华减除不平等关税举措,在台海问题上态度依然模糊。这表明当前释放的对华友好信号可能只是一个初步的框架。
从经济上看,在农业领域双方都是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这也许将成为未来继续对话的切入点。加拿大此次的示好,本质上为利益驱动下的应急反应,对华核心态度尚未完全转变,要想实现真正的关系改善,加方还需拿出务实态度。如果双方在接下来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能达成贸易摩擦的共识,减少对抗,增加合作,或许将成为中加关系缓和的契机。
来源:陈彬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