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拓者在央视直播里以117比98击退勇士拿下赛季首胜,勇士两连胜被终结,临时主帅斯普利特首秀用兵见效
开拓者在央视直播里以117比98击退勇士拿下赛季首胜,勇士两连胜被终结,临时主帅斯普利特首秀用兵见效
说白了,这场原本看好勇士的对决,被开拓者用一支硬气的三分雨打出了节奏
首节两队28平还看不出端倪,第二节开拓者单节投进8个三分,半场69比56把分差拉开
把握住这个窗口,后面就成了谁更能顶住的比拼,开拓者没有软
更扎心的是,勇士这边短人
霍福德、梅尔顿缺席,穆迪复出但节奏还没完全跟上
库里照例能拿分,24分还是24分,可身边的火力点时断时续
巴特勒低迷,正负值-14的数字摆在那儿,不少人直问:他到底适不适配勇士的体系?
格林有几次漂亮串联,但4次失误把节奏又送了回去
强队也有强队的脆弱一面,少一个点,整盘棋都要改
反过来看开拓者,他们在风波后更像一只憋着劲的队
主帅突发变动,斯普利特临危接手,本可以缩手缩脚,偏偏选择把空间彻底拉开,外线一口气投穿
全队三分命中率42%,48个篮板、25次助攻,这些硬指标写着“执行到位”
这一夜,阿夫迪亚20分稳稳站住,格兰特17分像一把定海针,“内特”的三分投到50%还拿了全场最高分
你能感觉到,板凳席传递出来的是同频,而不是犹豫
这支球队的精神头在第二节被点燃
电视画面里,暂停时队员围成一圈,斯普利特说话不快,更多是在比划线路和站位,像在给每个人拆解一件具体的小事
临时主帅的首秀,最怕“想证明自己”,但他把锋芒收进战术里
有业内人士提到,在夏天他就是杨瀚森的内线指导之一,对队内年轻人的习惯、优缺点心里有数,这帮了大忙
当然,央视的镜头意味不止是比赛本身
因为杨瀚森这位中国独苗在NBA,开拓者被连续安排进转播单,这在最近几年并不常见
之前央视转NBA挑场次,更多随周安排;
现在明显在顺着中国球员的时间线走
你不妨把它看作一次“转播策略调整”的信号:当中国球员在场,媒体更愿意把话筒递过去
这一点,并不陌生
2002年姚明去火箭,火箭几乎被转成了“主队”;
2017年周琦在火箭,转播也跟着提频
历史一次次告诉我们,镜头跟着人走,关注度能重塑市场
只不过,姚明之后再看今天,大家的期待明显更克制
篮球名宿姚明也说过,进入NBA只是起点,能不能持续进步才是关键
这话放在杨瀚森身上,分量更足
说到他,首秀只打了5分钟,2分1板,老实说不够看,但也正常
当年姚明首秀挂零,易建联首秀6犯离场,第一天的尴尬不决定一个人生
这场对勇士,球迷其实最关心的不是比分,而是他能不能在高对抗里找到节奏,哪怕只是一两回合的卡位成功、一次及时补防
成长这件事,从来不是算总分,而是攒细碎的“可复制动作”
我看这场有个小片段很打动人
第三节末勇士追分,开拓者换防有点乱,暂停回来第一回合,侧翼套出一个空位三分命中,全队同时握拳、回防不庆祝
这种“命中了就回头干活”的平静,是一支队伍能走多远的气质
也是斯普利特给现场带来的调性:不是喊口号,而是把每个细节拴在一起
勇士呢,不会因为一场输球就改天换地,但问题摆在眼前
战术执行的节奏点、轮换里的化学反应、巴特勒的角色定位,都得尽快校准
多位评论员提到,勇士小阵容的速度还在,但无球的衔接、次次传导后的终结点没有以往那么“自动化”,这跟人员缺席有关,也跟新赛季的磨合有关
解决办法不一定是换人,有时是把传导“少一步”,把决策交回给最可靠的手
对开拓者来说,赢球固然提气,更关键是把方法论留下
这场的关键词是“空间”和“信任”:敢于多点开花,敢于用到第九、第十人,敢于让外线决定节奏
这对一支更衣室刚经历巨震的队来说,尤为珍贵
后面怎么延续?
答案不在漂亮话里,在下一场还敢不敢投、能不能继续抢到48个篮板这种具体的事上
回到央视和球迷
持续的转播会让更多人看见杨瀚森,也会放大每一个镜头里的好与不好
我的建议是,把期待放在“进步曲线”,而不是“单场数据”
比如,看他对绕掩护的脚步有没有少一步犹豫,看他对协防的判断能不能提前半拍
这些微小的变化,决定他在轮换里的安全感
今晚的数据也给了一个现实注脚
开拓者三分42%不仅是准,更是结构正确;
勇士三分38%不算差,但篮板和失误让分差越滚越大
当你在关键节点丢了两三个后场篮板,上一回合的好防守就等于白做,这几乎是每支球队都会遇到的“心态坎”
能不能翻过去,决定了你是强队的强队,还是强队的影子
最新的节奏是这样:开拓者用这一胜止住了颓,勇士两连胜告一段落,双方暂时没有新的赛程进展披露
勇士需要把今天暴露的执行问题逐项拆解,开拓者则要把这份强度延续到下一站
这不是谁的故事更好听,而是谁能把“今天做对的事”明天继续做对
最后留一句给还在看表格、盯数据的我们
球场上最难的不是一场爆冷,而是把好的习惯留下来
对杨瀚森,对开拓者,对这一季的勇士,都是如此
来源:阿凯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