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拥有超过1万3千家门店的卤味巨头绝味,在长沙甩出了一张新王牌——“绝味现卤店”。这可不是普通的门店升级,而是一次从里到外、从卖什么到怎么卖的彻底革新。
那个我们熟悉、以鸭脖闻名的绝味,最近竟然开起了“超市”?
最近,拥有超过1万3千家门店的卤味巨头绝味,在长沙甩出了一张新王牌——“绝味现卤店”。这可不是普通的门店升级,而是一次从里到外、从卖什么到怎么卖的彻底革新。
它不再是那个只能站在柜台前按斤称重的档口,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推着购物车、自选90多种产品的鲜卤超市。从卤味到零食,从糕点到饮品,一站式购齐。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逛逛这家店,看看它究竟是如何通过品类、定价、场景和品质的四重革命,试图闯出一条新路子的。
01■绝味版鲜卤超市,来了!
近年来,传统卤味巨头纷纷面临增长瓶颈,绝味食品也身处转型的关键路口。
近日,其在长沙方圆荟商场开出首家“绝味现卤”店,标志着这家拥有超1.3万家门店的卤味巨头,正式进军“鲜卤便利店”新赛道。
那么,这间被业界视为“绝味版鲜卤超市”的新业态,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1、品类重构:从单一卤味到“卤味+”复合矩阵
传统绝味门店以鸭脖等卤味大单品为核心,SKU普遍在30–40款之间,结构相对单一。
而“绝味现卤店”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限,以“鲜卤”为核心,构建出覆盖卤制品、干果零食、烘焙糕点、饮品水果四大板块的复合型产品矩阵,将SKU大幅提升至90余款。
卤制品保留了鸭脖、鸭头、鸭锁骨、藕片等经典产品;
零食区引入奶芙枣、山楂条、香蕉片、锅巴等休闲零嘴;
烘焙区上线绿豆糕、奶酪片、可丽饼等点心;
饮果区则提供莓果芭乐、百香橙芒等现制饮品与时令水果。
值得注意的是,零食类SKU占比已反超卤味本身,形成“卤味+零食”双轮驱动的业态模式,向“一站式休闲食品选购”场景迈出关键一步。
2、定价革新:“一口价”盒装重塑消费信任
传统卤味按称重计价的方式,常因价格感知不透明而引发消费者的“价格焦虑”。
绝味现卤店以“一口价+标品盒装” 彻底告别称重模式:素菜低至7.6元/盒、鸭脖、鸭锁骨等核心产品9.9元/盒。
不仅卤味,水果、零食与饮品也统一采用盒装销售。门店同步推出充值优惠活动,如“充200得240”,进一步锁定客单、回笼资金。
这一模式有效降低消费者的决策门槛与预算不确定性,同时提升运营效率:无需店员现场称重、切拌,简化流程,加快高峰时段结账速度。
3、场景再造:超市化大店与自主购物体验
传统绝味多以15–30平方米的街边档口店为主,空间有限,功能单一。绝味“现卤店”则转向超市大店模型:
门店以灰白色系为主,搭配金属货架与玻璃展柜,视觉更明亮、陈列更整齐;
入口处配备购物车,鼓励家庭式采购;
店内设置自助收银机,引导顾客完成自主结账。
这一设计彻底将购物流程从“柜台交易”转变为“开放自选” ,契合家庭客群偏好“逛选”的消费习惯,提升购物自主性与体验感。
4、品质承诺:日清短保与现场制作
为强化“鲜卤”定位,门店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短保日清机制:素菜当日售罄,杜绝隔夜风险;荤菜严格控制在3–5天销售周期,到期即销毁;果汁于后场操作间现场制作,强化“现做现卖”认知。
通过可见的新鲜管理与及时销毁制度,绝味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品质可信”的标签。
从称重计价到“一口价”盒装,绝味现卤店重构了价格信任;从卤味主导到零食反超,它完成了品类结构的战略升级;而从档口小店到超市化大店,它更实现了消费场景的彻底再造。
这场由内而外的“鲜卤革新”,不仅是绝味对自身商业模式的一次深度重塑,也为整个卤味行业在存量竞争时代如何突围,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样本。
它指向一个清晰的信号:卤味赛道的竞争,正从“产品争夺”走向“场景与价值链的整体重构”。
02■
卤味巨头的破局之路:
从依赖鸭货到品类融合
近年来,卤味三巨头绝味、周黑鸭、煌上煌的业绩呈现明显下滑趋势。周黑鸭净利润下降15.03%,煌上煌净利润暴跌42.86%,绝味在2025年净利润也同比暴跌27.29%。
产品过于依赖鸭货单品成为根本原因。数据显示,绝味鸭货类产品营收占比达66%,周黑鸭更是接近80%。
对单品的过度依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1、行业困局:鸭货红海与场景受限
传统鸭货市场竞争已呈红海态势,同质化严重,增长空间有限。无论是绝味、周黑鸭还是煌上煌,主打产品都围绕鸭脖、鸭翅、鸭掌等鸭副产品,口味创新乏力,品类拓展缓慢。
消费者普遍将鸭货视为“休闲零食”或“下酒菜”,消费场景受限。这种认知定位极大地限制了卤味产品的销售时段和消费频率,难以突破随机性消费的局限。
单一的鸭货购买,客单价容易触顶。消费者很难一次性购买大量同品类产品,导致门店坪效难以进一步提升,在租金和人力成本持续上涨的背景下,盈利空间被不断压缩。
2、品类融合:卤味巨头的破局之道
理解这点,卤味巨头想要突破业绩瓶颈,唯有一个方法,就是品类融合,通过打破品牌边界、扩展消费场景,来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近几年,我们可见不少卤味巨头集体下场“开餐饮店”。前些日子,久久丫就将俊景南二路门店升级成了“久久丫火锅鲜卤店”,在店内用火锅底料熬成的卤汁去卤煮鸭货。
而周黑鸭更是直接推出子品牌“3斤拌·小锅鲜卤”,进军“现制热卤+快餐”市场,试图通过热卤+米饭的组合拓展午餐和晚餐消费场景。
在这场品类大融合中,绝味也在不遗力地探索新的增长模式。
3、绝味双线战略:纵向做厚价值与横向做宽边界
今年7月,绝味在长沙推出了首家绝味Plus店,通过“酒屋+炸卤”的方式,打破传统档口模式,向“轻社交空间”门店转型。
口味上,突破单一口味,首推“创新炸卤系列”,将不同口味的炸卤产品汇集在一起,以拼盘的形式呈现,划分了A、B、C三个炸卤拼盘系列。
空间上,引入堂食功能区,设置20-30个座位,搭配融合式灯光与简约软装,既适合单人简餐,也适配朋友小聚场景。
产品矩阵上,除了鸭货,加入锅巴、薯角、冰粉等休闲零食和甜品,还融合毛豆、花生、拍黄瓜以及各种爽口凉菜,打造“经典下酒组合”,更引入了多款精酿啤酒,将生意向夜晚场景延伸。
如果说绝味Plus店是向主打体验和场景延伸,吸引用户“坐下来吃”,创造社交价值,那么绝味近期推出的鲜卤超市则主打零售和品类延伸,吸引用户“走进来逛”,创造一站式购物价值。
品类上,构建“卤味+零食+烘焙+饮品”复合产品矩阵,SKU多达90+款,零食占比反超卤味本身,形成“卤味+零食”双轮驱动的业态,打造“一站式休闲食品选购”场景。
定价上,全店商品改为“一口价”模式,素菜类产品低至7.6元/盒,鸭脖9.9元/盒,明码标价,提升购买效率和消费信任。
门店设计上,采用超市化大店模式,配备购物车与自助收银机,开放自选,让消费者体验更自主。
卖点上,执行“日清+短保”机制:素菜类产品坚持当日售罄,荤菜类销售周期控制在3-5天,逾期一律销毁;果汁饮料则为操作间现场制作,强化“现制、新鲜”标签。
绝味的纵向场景深化(Plus店)与横向品类拓宽(鲜卤超市),共同探索着卤味行业在存量市场下的新可能。
前者通过做“厚”价值,提升消费体验;后者通过做“宽”边界,扩大客户基础。在卤味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单一的产品结构已难以支撑可持续增长,从“供给思维”转向“用户思维”,通过更深度的聚焦和更精细化的运营来构建下一阶段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行业破局的共识。
03■
绝味、麻六记、库迪集体杀入“餐饮便利店”!
这波新模式是在搅局还是创局?
事实上,对这一模式的探索并非由绝味首创。早在之前,已有多家餐饮企业进行过类似尝试。
如麻六记曾开设“酸辣粉便利店”,店内以自有产品为主,酸辣粉作为核心单品占据主要陈列位置,同时辅以凉面、小龙虾、水煮牛肉等食品;
今年2月,库迪咖啡也转向“便利店模式”,在保留常规咖啡产品线的基础上,新增了冰淇淋、西式烤肠、蛋挞、中式面点等多类鲜食产品;
此外,不少烧烤与火锅品牌也积极推进品类的“便利店化”。例如,全三喜烧烤便利店以自助烤肉为核心,主打“自有猪场,吃肉自由”的特色,提供二十多种真空包装肉类;怼辣・火锅便利店则采用冰柜陈列与小推车自选模式,提供多种火锅食材,并清晰标注价格,方便顾客按需选取。
归纳这些便利店模式,它们有不少明显的共性:
一是主打自有核心单品与高频鲜食,并采用真空密封、盒装预制菜等标准化的包装,以简化烹饪并保证品质稳定。
二是采用超市化的开放自选模式,提供购物篮或小推车,简化决策流程,并支持便捷结算。
三是通过店型创新切入高频、刚需的日常场景,并拓展营业时段,以覆盖更多消费场景。
四是采用“一口价” 并按盒 / 份售卖的方式,让价格透明,降低决策成本。
而上述餐饮品牌纷纷试水"便利店"模式,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
一方面通过扩大品类边界,将原本单一的"咖啡店"、"卤味店"定位,拓宽为"休闲食品解决方案提供者",从狭义的餐饮赛道切入万亿规模的广义食品零售市场。
另一方面过高频零售品与低频餐饮品的组合,一次满足顾客多种需求,有效提升客单价;同时利用零售品的高复购特性,弥补餐饮低频消费的短板,增强用户粘性。
当然,这一模式也面临多重挑战:
其一竞争边界模糊化。竞争对手从同品类餐饮品牌扩展到零食店、便利店等多业态玩家,要求品牌在更广阔的战场上与更专业的对手竞争。
其二供应链复杂化。从单一品类管理扩展到多品类、多温层的协同运营,采购、品控、物流及库存管理的复杂度急剧增加,任何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高损耗。
其三消费认知混乱。跨业态经营容易导致品牌定位模糊,消费者在产生特定需求时,仍会优先选择该领域的专业品牌。建立新的消费习惯和品牌认知,需要长期投入和高额成本。
小结:
总而言之,从绝味到麻六记、库迪,这场“餐饮便利店”的混战,绝不只是简单增加几个新品,而是一场关于“我们为什么需要这家店”的底层逻辑重构。
它意味着,餐饮品牌的战场,正从一条街的流量,走向一个生活圈的竞争力。做宽边界是为了吸引更多人走进来,而做厚价值,才是让他们愿意留下来的理由。
这条路前景广阔,但也挑战重重。说到底,新模式能走多远,不在于货架上的SKU有多少,而在于品牌在消费者心中,能否真正建立起一个新的认知锚点。
-END-
作者 | 小贝
出品 | 餐饮O2O
卖卤味的绝味,居然开起了 “小酒馆”?
绝味万店加盟秘诀:少做加法,多做乘法!
上半年利润增超131%,鸭王绝味正走出“最低谷”.....
周黑鸭暴雷,绝味、煌上煌亏损,卤味巨头集体进入低谷期
电话/微信号:13392164760
来源:餐饮O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