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拍海底!NASASWOT卫星出8公里精图,比侦测月球还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5 11:21 1

摘要:NASA和法国一起搞的SWOT卫星,最近交出了份大作业,绘出了迄今为止最详细的全球海底地图,分辨率能到8公里。

NASA和法国一起搞的SWOT卫星,最近交出了份大作业,绘出了迄今为止最详细的全球海底地图,分辨率能到8公里。

要知道以前人类对海底的了解,还不如对月球表面多,这下总算给深海研究捅开了个新口子。

本来想觉得科考船测海底也靠谱,毕竟能近距离接触海底,数据应该准。

但后来发现真不是那回事,一艘科考船测一个海域就要好几年,全球海洋那么大,按这速度测完得好几个世纪。

这效率放在现在,根本跟不上海洋研究的需求,好多深海区域就跟“盲区”似的。

SWOT就不一样了,它在太空绕着地球转,每90天就能覆盖北纬78度到南纬78度之间差不多五分之一的地球水域。

它测海底靠的不是往下潜,而是盯着海面那点微小的起伏,最小才0.5毫米,就跟头发丝粗细差不多。

这些起伏其实是海底地形的“影子”,海底有山或者有脊,重力会稍微拉一下海面,让海面鼓一点。

SWOT就是靠抓这些鼓点,反推海底长啥样。

这思路挺巧妙的,不用跟深海较劲,在太空就能“摸清”海底的底细。

以前卫星测海底,能识别的最小地形得12到16公里,很多小个头的海山、小洋脊根本看不见。

SWOT把这数降到了8公里,相当于把观测海底的“眼镜”度数调准了,以前模糊的细节现在都能看清。

我觉得这就像把相机从模糊的老年机换成了高清手机,能捕捉到的海底细节一下子多了不少,好多以前没被发现的地形,现在都暴露出来了。

这卫星是NASA和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一起研发的,其实两国在海洋卫星这块早有合作,以前就一起发过测海洋的卫星。

这次SWOT算是把之前的技术又升级了一把,它带的双天线雷达干涉仪,测海面高度差能准到厘米级。

这精度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也正是靠这精度,才能抓得住海面那0.5毫米的小起伏。

而且SWOT不是要取代科考船,它俩是互补的。

科考船的声纳测深还是最准的,就像尺子上的刻度,能给海底地图定基准。

SWOT更多是帮着填补那些船到不了或者没测过的空白区域,比如偏远的南极海域、深海的大洋中部。

这样一来,既有精准的“点”数据,又有大范围的“面”数据,海底地图才能拼得更全。

有了这么高精度的数据,科学家们在深海里找着了不少以前没见过的东西。

比如在大西洋中脊南段,就发现了12条平行的丘陵带,这些丘陵是好几百万年前洋脊扩张时形成的,当时新的海底地壳冷却收缩,就裂出了这些小丘。

通过这些丘陵的分布和间距,科学家能更清楚以前板块是怎么动的,这比光看文献上的理论直观多了,就像看着“地质日记”还原历史。

在墨西哥湾东部和南极半岛附近,SWOT还揪出了143座小型海山,这些海山高度才500米左右,以前的卫星根本测不到。

这些小海山数量比大的多,而且很多周围都有珊瑚、海绵这些生物。

很显然,这些地方可能是深海里的“小绿洲”,能聚营养物质,给海洋生物提供住处,对保护海洋生物挺重要的。

除了搞清楚海底长啥样,SWOT的数据还能用到不少实际地方,不是光停留在研究层面。

比如欧盟做气候模型的时候,加了SWOT的数据后,模拟北大西洋深层洋流的误差小了很多。

深层洋流对气候影响挺大的,模拟准了,预测气候变化也能更靠谱。

中国搞粤港澳大湾区的海底光缆项目时,也用上了SWOT的数据。

海底光缆最怕遇到滑坡区,一旦滑坡,光缆断了,通信就受影响。

靠SWOT的数据,项目组提前避开了3处可能滑坡的地方,省了不少工程风险的钱,也少走了弯路。

我觉得这才是技术的价值,不光能做研究,还能实实在在解决现实问题。

日本气象厅也把SWOT的海底断层数据放进了海啸预警系统里。

海底地震、滑坡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知道了断层的位置和形状,就能更快判断会不会引发海啸,预警响应时间缩短了10分钟。

别小看这10分钟,对沿海居民来说,可能就是逃生的关键时间。

接下来SWOT还会继续在太空工作,它的设计寿命是3年,现在才刚过半,还能积累更多数据。

而且科学家还打算用AI把它的数据和科考船的声纳数据结合起来,这样测出来的海底地图会更准,分辨率说不定能提到1公里级。

搞不清的是,以后会不会有更厉害的卫星,能直接看清海底的石头?不过目前来看,SWOT已经够给力了。

现在还有32个国家加入了SWOT的数据共享联盟,一起建“全球深海地形实时更新系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把SWOT数据列为“海洋科学基础数据”,让成员国在做海洋保护规划的时候优先用。

这样一来,大家不用各自为战,能一起把深海研究往前推,SWOT卫星算是给人类探索深海开了个新口子。

以前我们对地球71%的海洋表面了解不多,好多地方都是“未知区域”,现在靠着它,一点点揭开深海的神秘面纱。

随着数据越积越多,技术越改越好,以后我们会对海底有更全面的认识,不管是做科学研究、保护海洋,还是搞海底工程,都能更有底气。

毕竟海洋里藏着太多秘密,多了解一点,就能多一份主动权。

来源:念寒尘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