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文明、欧洲文明、英语文明……这些塑造了现代世界的文明体系,是走向冲突,还是能够彼此照亮?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自身,又如何看待世界?
中国文明、欧洲文明、英语文明……这些塑造了现代世界的文明体系,是走向冲突,还是能够彼此照亮?
这些关乎人类未来的重大议题,都将在本期“陆海讲读堂”中得到深入探讨。
10月25日下午2点,"陆海讲读堂"第十三期将在重庆金融会展中心如期举行,特邀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名誉教授艾伦·麦克法兰院士,以“中西文明互鉴”为主题,带领我们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艾伦 · 麦克法兰
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1941年12月20日出生于印度阿萨姆邦西隆市,英国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荣休教授,英国剑桥康河出版社创始人之一。
他主要从事现代世界诸起源及特性的比较研究,研究对象横跨英格兰、日本、尼泊尔、中国等多个文化领域。自1996年起,他与妻子莎拉已19次访华,足迹遍布中国大部分地区(除西北的几个省市之外)。麦克法兰教授著述丰硕,已出版专著二十余部,其中《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1978)和《给莉莉的信》(2005)等作品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他以比较文明研究见长,曾以深泽七郎和托克维尔分别作为理解日本和美国文明的“引路人”。
Professor
Alan Macfarlane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思想讲座,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的实践。艾伦·麦克法兰院士将受聘成为首位“陆海之阅”共同阅读大使。英国剑桥康河出版社与重庆大学出版社也将在此签署合作协议。
我们具有多重身份,各个身份以金字塔式结构逐一构建起来,范围逐渐扩大但不会相互冲突。
面对文明的共通与不同,我们该如何相互欣赏、如何求同存异,又该如何面对多元文化?
本书是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的代表作品,是一部通俗的文化史著作。他在书中以客观的态度,探讨了导致中国、日本、欧洲和英语文化圈形成不同发展路径的因素,也给出了“我们具有多重身份,各个身份以金字塔式结构逐一构建起来,范围逐渐扩大但不会相互冲突”“我们被某个层面上的差异所区分,又在另一个层面上被统一”的回答。
我们可以通过纵向的历史镜鉴和横向的文明互鉴,信守独立的文化认同,并热爱我们的文明。从微观到宏观,麦克法兰将文明比作一片多样繁茂的森林,带你了解这片森林的生存模式。
Transport Guide
直播通道
Live Streaming Channel
无法亲临现场?
线上直播通道即将开启
无论您身在何处
都能云端共赴这场思想之旅
10月25日 14:00
观看方式
重庆发布视频号
重庆发布抖音号
小布丁期待与您
共赴这场思想与智慧的文化盛宴
来源:小王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