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人没想到的是,美国后来也插了手,还轰炸了伊朗的三处核设施,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已经违反国际法了。
6月13号这天,以色列没提前打招呼,直接对伊朗发动了军事袭击。
这一下可不是小打小闹,直接把一场持续12天的战事给点燃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美国后来也插了手,还轰炸了伊朗的三处核设施,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已经违反国际法了。
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阿卜杜拉希姆・穆萨维少将后来对此事有过说法,他觉得以色列这么干,其实是想摆脱自己国内的麻烦,又是耻辱感,又是民众不满,还有混乱的局势。
本来想靠打伊朗转移矛盾,结果没想到打输了,最后还得低头求和。
这种靠对外冲突转嫁内部问题的操作,历史上也见过不少,大多都没什么好结果,以色列这次显然也没例外。
冲突刚开始那几天,伊朗这边损失挺重的,至少有1064人没了性命,这里面不光有数名军事指挥官和核科学家,还有很多普通老百姓。
本来老百姓没招谁没惹谁,却要为这场无端的袭击付出生命,这事儿不管从哪个角度说,都让人没法接受。
面对这种情况,伊朗肯定不能坐以待毙,他们的武装部队很快就展开了反击,不光打了以色列被占领土上的战略目标,还精准命中了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那可是美军在西亚最大的军事基地,这反击力度一下子就上来了。
这场冲突里,美军的“萨德”系统算是出了个“洋相”。
有两位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说,为了拦伊朗的弹道导弹,美军前后发射了100到150枚萨德导弹。
本来想靠这个撑起防御,结果后来才发现,这一下就用掉了美军萨德库存的差不多四分之一。
美军总共也就部署了七套萨德系统,这次为了帮以色列,还紧急调了两套过去,可就算这样,防御漏洞还是暴露出来了。
这边美军忙着消耗导弹,那边伊朗却放出了不一样的消息。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准将穆罕默德・雷扎・纳格迪说,他们的导弹武库连一丝划痕都没有。
之前以色列还单方面宣称,已经摧毁了伊朗部分导弹能力,现在看来,这话根本站不住脚。
伊朗能在美军和以色列的双重压力下,保住自己的导弹力量,还能组织反击,这准备工作肯定没少做。
伊朗少将穆罕默德・雷扎伊后来也透了底,说他们早就料到以色列可能会发动侵略,提前做好了打两个月的准备。
他们的策略是合理管理资源,一步步打出更有效、更有破坏力的打击。
反观以色列,当初动手的时候怕是没考虑这么多,不然也不会落得惨败求和的下场。
打仗这事儿,光靠一时冲动可不行,提前做好万全准备才是关键。
冲突打下来,以色列那边的损失好像不小,但他们却把消息捂得严严实实。
外国记者不让入境,卫星图像也限制传播,还逼着社交媒体平台屏蔽有关损失的真实信息。
搞不清他们为啥这么怕消息泄露,越这样遮遮掩掩,反而越让人好奇到底损失了多少。
而且伊朗打的还都是以色列的核心设施,比如被称为“以色列五角大楼”的基里亚基地,还有军事情报人员训练的摩西・戴安营,甚至连F-35隐形战机部署的内瓦提姆空军基地都被轰了。
这些地方都是以色列军事体系里的关键节点,被打了之后还想藏着掖着,显然是不想让外界看到自己的虚弱。
这场冲突之后,中东的安全局势也更复杂了。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倒是发了声明,关心平民伤亡,还质疑美国炸核设施的行为是否合法。
但中东不少国家都选择了中立,既不帮以色列,也不公开支持伊朗。
他们怕是担心冲突扩大,把自己卷进去。
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率还跌到了历史新低,之前有民调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美国民众愿意支持给以色列防务援助,这也让美国在中东的操作更难了。
这场12天的冲突,最后是以伊朗的强硬反击收场。
以色列无端突袭,美国盲目介入,最后都没占到便宜。
伊朗多次说过,只要有人敢侵略或者挑衅,他们肯定会狠狠反击,这话现在看来可不是说说而已。
其实靠打仗解决不了问题,以色列当初的突袭本就不是明智之举,美国的介入更是火上浇油。
中东要想太平,还得靠坐下来对话,尊重彼此的主权。
要是再这么靠武力说话,只会让局势越来越糟,最后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来源:明星大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