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冷空气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还没来得及给家里的取暖设备做“体检”,就匆忙投入使用,这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
短袖还在身上
寒气已钻脖颈
西安人在一夜之间体会
从盛夏到深秋的“无缝切换”
“咋这么冷?”
成了许多西安人最近见面的问候语
昨天还能穿着短袖喝冰峰
今天就要翻箱倒柜找秋裤
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秋高气爽
凛冽的寒风已提前送来冬的讯息
尤其是近期连续降雨
让市民真切感受到什么叫“一秒入冬”
01
西安的秋天,去哪了?
西安不是没有秋天
而是来得急促、短暂
2025年西安于9月17日正式入秋
比常年平均偏晚8天
而刚刚过去的夏季平均气温高达25.5℃
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一高
从创纪录的高温中还没缓过神来,
市民就直接体验了“气温大跳水”
这种气候上的剧烈转换
让许多人产生了“西安没有秋天”的错觉
气温骤降带来的不仅是体感不适
更隐藏着消防安全隐患
当寒冷突然降临
各种取暖设备纷纷提前“上岗”
火灾风险也随之悄然升高
02
一秒入冬,隐藏哪些消防隐患
用电取暖,风险激增
冷空气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还没来得及给家里的取暖设备做“体检”,就匆忙投入使用,这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
小太阳变身“烘干机”:骤冷的天气让洗好的衣物不易干,许多人将袜子、毛巾直接覆盖在小太阳上
图源:网络
电热毯超期服役:从衣柜深处翻出去年的电热毯,插上电源就用,忽略了对线路的老化检查
图源:网络
这些看似平常的取暖行为,实则隐患重重。
门窗紧闭,危险积聚
气温断崖式下跌,让家家户户紧闭门窗。密闭空间一旦发生燃气泄漏或一氧化碳积聚,后果不堪设想。特别是使用燃气热水器的家庭,通风不良极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而如果发生燃气泄漏,在密闭环境中达到爆炸极限,一个小小的电火花就可能引发灾难。
电气线路,不堪重负
从夏季空调直接切换到冬季取暖设备,家庭用电负荷不降反升。夏季主要用于制冷的大功率插座,转眼间就插上了电暖器。这种使用场景的突然转换,让许多家庭来不及检查线路状况。老旧的插座、超负荷的插线板、绝缘层破损的电线,都成了潜在的“点火源”。
图源:网络
03
御寒取暖,消防教您守安全
取暖设备,保持距离
面对突如其来的寒冷,西安消防提醒您:安全取暖,从保持“安全距离”开始。
电暖器安全:与可燃物保持至少1米距离,不覆盖衣物,不彻夜开启
电热毯安全:睡前开启,睡时关闭,不折叠使用,不超过6年使用年限
热水袋安全:选择电热丝式热水袋,不边充电边使用,防止液体泄漏
突然降温不是忽视安全的理由,越是天气寒冷,越要警惕火患。
开窗通风,必不可少
抵御寒冷,但不能牺牲安全。即使在寒冷的天气里,也要保持定时通风。
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10-15分钟
燃气使用时不紧闭窗户,保留必要的通风间隙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为家庭安全增添一道防线
记住:清新的空气比温暖的毒气更可贵。
电路检查,刻不容缓
从“制冷”到“制热”的模式转换,需要家庭电路的安全评估。
检查插座插头:无烧灼痕迹,无松动现象
清理插线板:不同时接入多个大功率电器
更新老旧线路:特别是使用超过十年的家庭线路
线路安全,是冬季防火的第一道防线。
04
特殊场所,防火须知
办公场所,责任共担
写字楼里的消防安全同样重要。突然的降温让办公室里的取暖设备纷纷登场。
不使用明火取暖设备
不在工位使用小太阳等大功率取暖器
保持消防通道畅通,不因天冷而紧闭疏散楼梯门
九小场所,警钟长鸣
沿街店铺、小餐饮等“九小场所”更需提高警惕。突如其来的寒冷容易让经营者放松安全要求。
经营住宿分离,不留人员在店过夜取暖
规范用火用电,不私拉乱接电线取暖
配备灭火器材,并确保员工会使用
季节可以“速冻”
但安全意识绝不能“冷冻”
在这个仿佛被压缩的秋季里
让我们共同做好防火准备
远离火灾威胁!
来源:陈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