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股价站稳5.7元,年内涨幅突破30%,市值逼近770亿元——作为A股老牌资源股,铜陵有色近期的走势打破了“低价资源股只随周期波动”的刻板印象。与十年前单纯依赖铜价涨跌的模式不同,如今的铜陵有色已通过集团资产整合与子公司孵化,构建起“资源自主+高端制造+资本运作
股价站稳5.7元,年内涨幅突破30%,市值逼近770亿元——作为A股老牌资源股,铜陵有色近期的走势打破了“低价资源股只随周期波动”的刻板印象。与十年前单纯依赖铜价涨跌的模式不同,如今的铜陵有色已通过集团资产整合与子公司孵化,构建起“资源自主+高端制造+资本运作”的三重成长逻辑。其控股的2家上市公司与参股的1家上市企业,更成为隐藏的价值彩蛋,让这只低价股的上涨潜力不再局限于周期红利。
一、资产重构:从“冶炼加工商”到“全产业链巨头”的质变
过去的铜陵有色,核心痛点是“资源命脉在外”——80%以上的铜精矿依赖外购,铜价暴涨时赚加工费、铜价暴跌时陷亏损,盈利稳定性堪比“过山车”。而现在,控股股东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连续6年入选世界500强)的资产注入与整合,彻底改写了这一格局。
1. 资源端:米拉多铜矿撑起“自给率革命”
2023年,铜陵有色通过发行股份收购集团持有的中铁建铜冠70%股权,将全球优质铜矿资源收入囊中 。这一收购的核心资产是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其储量高达1250万吨,占公司总储量的81%。2025年6月二期项目投产后,该铜矿年产量从10万吨跃升至25万吨,叠加国内矿山产能,公司自产铜规模突破30万吨,自给率从8.8%飙升至20%。
更关键的是成本优势:米拉多铜矿二期采矿成本比一期低30%,即便在铜价回落至8000美元/吨时,仍能实现每吨超2000美元的毛利。2025年上半年,公司矿产铜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2%,成为抵御铜价波动的“压舱石”。
2. 资本端:3家上市平台构建“价值矩阵”
集团多年的资产证券化布局,已为铜陵有色培育出多元化的价值增长点,3家上市主体各有侧重、形成协同:
- 铜冠铜箔:2022年分拆上市的“新能源王牌”,是安徽省首单分拆上市企业,募资35.79亿元用于产能扩张 。目前拥有8万吨电子铜箔产能,其中4.5万吨为锂电池铜箔,直接供应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厂商,国内市占率稳居前三。更值得关注的是其高端产品突破:4.5μm极薄铜箔已量产,打破海外垄断的HVLp高频高速铜箔(用于AI服务器)2024年产量同比激增217%,2025年市占率已提升至25%以上。
- 铜冠矿建:2025年10月刚登陆北交所的“海外拓展先锋”,作为铜陵有色参股公司,专注于非煤矿山工程建设,在手订单超90亿元,海外营收占比过半 。其业务与米拉多铜矿形成协同,既能降低海外矿山运营成本,又能借助“一带一路”拓展新的资源合作机会。
- 母体上市公司:作为核心平台,已完成“采矿-冶炼-加工”全产业链布局,阴极铜年产能超170万吨,加上新增的50万吨项目,已跃升为全球最大铜冶炼企业。2025年上半年,公司资产总计突破908亿元,在建工程达85.59亿元,主要投向绿色智能铜基材料项目,年底投产后将新增50万吨高端铜材产能,进一步对接新能源与AI产业链需求 。
3. 金融端:控股财务公司打通“资金内循环”
2024年9月,铜陵有色以3.77亿元收购集团持有的有色财务公司21%股权,实现51%控股。这一布局看似不起眼,实则精准解决了资源企业的资金痛点——通过财务公司统筹集团资金,可将融资成本降低0.5-1个百分点。按公司2025年上半年112.5亿元短期借款规模计算,每年可节省财务费用超5000万元,直接增厚净利润 。
二、行业变局:铜价中枢上移+需求结构升级的双重催化
铜陵有色的资产重构恰逢行业大变革,传统周期属性与新兴成长需求形成共振,为其价值重估提供了外部支撑。
1. 供应端收缩强化铜价上行逻辑
2025年9月,全球第二大铜矿印尼Grasberg因泥石流事故停产,预计2027年前无法恢复产能,直接加剧全球铜精矿供应紧张。而主要产铜国的资源税上调、环保政策收紧等因素,进一步限制了新增产能释放。花旗银行预测,在供应短缺加剧的情景下,铜价可能触及14000美元/吨,较当前价格有40%以上的上涨空间。对铜陵有色而言,资源自给率的提升意味着铜价每上涨1000美元/吨,净利润将增加超8亿元,业绩弹性远超纯加工型企业。
2. 需求端升级打开成长天花板
与十年前依赖房地产、传统制造业不同,当前铜需求的核心驱动力转向新能源与科技领域,而这正是铜陵有色的布局重点:
- 新能源汽车领域:单车用铜量是传统燃油车的4倍,全球新能源车用铜需求年增20%,铜冠铜箔的锂电池铜箔产能正持续满产;
- AI算力领域:单台AI服务器用铜量是传统服务器的8倍,铜冠铜箔的HVLp铜箔已批量供货台光、生益等PCB龙头,受益于全球数据中心建设热潮;
- 储能领域:锂电池铜箔需求同步爆发,公司产品已覆盖动力、数码及储能全场景,产能扩张与需求增长形成正向循环。
这种需求结构的变化,让铜陵有色从“周期股”向“周期成长股”切换——即便传统需求波动,新能源与AI领域的增量也能提供业绩缓冲。
三、上涨潜力:低价+低估值+高弹性的三重安全垫
作为股价仅5元出头的资源股,铜陵有色的估值与业绩增长匹配度显著,上涨潜力具备坚实支撑。
1.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修复空间明确
当前公司动态市盈率约25倍,不仅低于江西铜业(32倍)等同行,更显著低于铜冠铜箔(60倍)等新能源材料企业。若考虑铜冠铜箔的估值重估——其2025年净利润预计超12亿元,按行业平均60倍PE计算,对应市值720亿元,而铜陵有色持有其68.71%股权,对应权益市值超495亿元,已接近母体公司当前市值的65% 。这种“子公司估值倒挂”现象,为母体股价提供了强烈的修复动力。
2. 政策红利加码区域与行业机遇
作为安徽省国资委控股的核心企业,铜陵有色正受益于两大政策红利:一是安徽省推进国有“三资”统筹管理改革,有望推动集团剩余资源资产进一步注入上市公司;二是国家“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政策支持持续加码,直接拉动高端铜材需求。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重点攻克载体铜箔等国产替代技术,未来有望抢占50亿元替代市场空间。
3. 资金面信号释放配置价值
从盘面看,铜陵有色已呈现明显的资金介入迹象:2025年10月24日成交金额突破20.56亿元,换手率达3.29%,较年内均值提升50%。结合其2亿元-3亿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回购价上限4.6元/股,当前股价已溢价24%),显示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在市场追逐“低价+成长”标的的背景下,这种兼具资源确定性与科技成长性的个股,容易吸引资金抱团。
四、风险提示与布局建议
需注意的是,铜陵有色仍面临潜在风险:铜价若因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大幅下跌,将直接影响盈利;米拉多铜矿二期达产进度、铜冠铜箔高端产品扩产不及预期可能削弱成长逻辑;海外矿山运营还需应对地缘政治与汇率波动风险。
对投资者而言,布局可把握三个核心逻辑:
1. 长期看资产整合:重点跟踪安徽省国企改革进度,若集团进一步注入资源或优质资产,将打开估值天花板;
2. 中期看产品升级:关注铜冠铜箔HVLp铜箔产能释放与订单增长,这是决定公司成长属性的关键;
3. 短期看铜价催化:印尼铜矿停产等供应扰动若持续,铜价上行将直接带动业绩与股价共振。
结语:低价资源股的价值重估才刚刚开始
铜陵有色的逆袭,本质是传统资源企业在行业变革中的自我革命——通过集团资产注入解决资源短板,通过子公司分拆上市对接新兴需求,通过金融布局降低运营成本。与十年前相比,其内在价值已从“铜价的附属品”变为“资源+科技+资本”的复合型资产。当前5元的股价尚未充分反映其全球最大冶炼规模、3家上市平台的协同价值以及新能源AI需求的增量,随着行业红利与资产价值的逐步兑现,这只低价资源股的上涨潜力值得期待。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开市场信息及机构研报,截至2025年10月25日,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来源:人在江湖大道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