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隋文帝杨坚接受的是分裂 300 年的乱局,可他用 8 年统一南北,搞出 "开皇之治"。史书记载,粮仓的粮食多到堆走廊,够全国吃五六十年;科举制打破门第,让 "田舍郎" 能当大官;三省六部制更是被唐、宋、元、明、清抄了上千年作业。那会儿的隋朝,人口 4600 万
你说怪不怪?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王朝,唯独隋朝最让人 "意难平"—— 别的朝代要么穷死、要么病死,它倒好,正举着 "盛世肌肉" 秀呢,突然自己把自己练崩了!
隋文帝杨坚接受的是分裂 300 年的乱局,可他用 8 年统一南北,搞出 "开皇之治"。史书记载,粮仓的粮食多到堆走廊,够全国吃五六十年;科举制打破门第,让 "田舍郎" 能当大官;三省六部制更是被唐、宋、元、明、清抄了上千年作业。那会儿的隋朝,人口 4600 万,连后来 "开元盛世" 都追了 100 多年才赶上。
可轮到隋炀帝杨广,画风突变。建东都洛阳,每月征 200 万民夫;挖大运河,2000 多公里全靠人力;三征高句丽,200 万大军浩浩荡荡... 这些事单独看都是利千秋的大工程,可杨广偏要 "百米冲刺"—— 工程要速建、战争要速胜,老百姓刚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又被拉去修河、打仗,田地荒了,家破人亡。
最扎心的是啥?隋朝灭亡时,粮仓里的粮食还够吃几十年,军队纸面实力仍强,制度设计领先世界。但人心崩了 —— 农民起义喊着 "莫向辽东浪死",关陇贵族也觉得被削弱了。最后杨广在江都被禁军勒死,强盛帝国就这么荒诞收场。
后来唐朝捡了大便宜:用隋朝的三省六部、科举制、大运河,这才有了 "贞观之治"。说白了,没有隋朝这个 "基建狂魔" 打地基,哪来的盛唐荣光?
要是杨广能慢一点,把大工程分几十年做,历史会不会改写?评论区聊聊,你觉得隋朝灭亡最可惜的是哪一点?
#隋朝历史、# 隋炀帝、# 开皇之治、# 唐朝崛起、# 历史教训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