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籍知名男演员突发意外!剧组最新回应→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4 23:22 2

摘要:24岁沈阳男演员片场被30斤大灯砸肩,第二天还得带伤拍完剩余戏份,医院报告写着软组织挫伤,剧组声明却只说没大碍,这差距让粉丝后背发凉。

24岁沈阳男演员片场被30斤大灯砸肩,第二天还得带伤拍完剩余戏份,医院报告写着软组织挫伤,剧组声明却只说没大碍,这差距让粉丝后背发凉。

10月21号傍晚,厦门同安影视城,《折月亮》第23场第3镜,林一穿着校服站在走廊,头顶轨道灯突然脱轨,铁壳灯头直接砸在左肩。

现场录音师回忆,咔哒一声后,演员当场蹲地,肩膀肿起拳头大的包。

剧组司机老郑说,那盏灯是租来的老物件,固定扣早就变形,电工拿铁丝缠了两圈继续用。

拍完这条,导演喊收工,林一自己开车去中山医院急诊,拍片排队花了两小时,回来已是夜里一点,第二天七点继续拍晨戏。

这不是孤例。

横店去年通报里,道具设备事故占片场意外的37%,灯具坠落排第一。

一位灯光大助透露,旺季时一个组一天要转场五次,灯架拆装像拼积木,螺丝少拧半圈没人发现,直到砸人才有人管。

粉丝在超话贴出去年11月同组照片,那盏灯就已经歪脖子,评论区刷满旧图,质问为什么早不修。

剧组次日发的道歉信里,承诺加强巡检,却没提赔偿,也没说换掉哪批设备,被批像复制粘贴。

林一不是流量顶流,却是近几年上升最快的青春脸。

北体大国标舞专业,非科班,靠《小时光》顾未易出圈,片酬仍按二线算。

业内制片透露,他签的是A类合约,一天违约金高达三十万,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肿着肩膀也要把戏拍完。

受伤第二天,他穿校服打篮球的戏照常拍,现场视频里左臂明显抬不高,导演喊卡后他偷偷甩手。

粉丝心疼,路人却质疑:拿命换进度,到底谁赚谁赔?

影视城保安老李见过太多。

他说,小剧组为省一天三万的场地费,常把夜班排满,灯光组两班倒变成一班,人困马乏,出事是迟早。

去年一个古装组,武行被掉落的灯笼砸成脑震荡,最后只赔了三万私了,戏照样播。

行业规范不是没写,只是没人敢叫停。

国家广电总局2021年下发《拍摄安全指引》,要求每50人配一名安全员,安全员有一票否决权。

现实是,九成剧组把职位挂给道具助理,工资多给五百块,真出事他连保险名单都没进。

一位常年跟组的保险经纪透露,演员高危险保费一天八百,剧组常按最低档买,真住院每天只赔两百。

群演更惨,很多人连合同都没见过,出事故只能自己垫钱。

林一这次算幸运,至少公司给他买了全额险,医院费用走商业保险,没让本人掏一分。

事情曝光后,厦门片场附近租赁店的灯架订单突然多起来,老板笑称蹭热度,其实大家心里门儿清:不砸人不上热搜,不换设备没人管。

热度顶多三天,灯还是那批灯,只是螺丝多缠了两圈铁丝。

有人把矛头指向赶工。

平台催档期,演员档期紧,多拖一天就多烧几十万。

一位平台制片私下说,排播表提前半年就锁死,晚一天上线,广告主要求赔偿,谁能负得起?

安全与钱的矛盾,最后让位于账本。

可命只有一条。

韩国2020年也发生过类似事故,灯光师被坠灯砸死后,文化体育观光部强制推行片场安全官制度,安全官由保险公司委派,工资剧组出,却直接向备案,一旦叫停必须书面说明,谁敢不听?

对比之下,我们仍靠演员自己扛。

林一后援会发起请愿,要求剧组公开事故报告,三天收集二十万签名,官方账号始终沉默。

热度过去,灯架依旧,下一部戏换个城市继续用,没人记得旧伤。

想真正管住隐患,只有把安全员变成剧组第四核心,和导演、制片、主演一样有话语权,发现轨道扣变形就能当场喊停,而不是等演员进医院。

否则下次掉下来的,就不只是30斤铁壳,而可能是整个行业的脸。

来源:清闲的生活家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