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石进不来,国内仓库的紫糯种最先被扫空,飘一点淡春底的手串,批发价直接+20%。
“才半年,我去年1.8万买的细糯手镯,直播间已经喊到2.6万。
”
朋友把截图甩群里,没人回她,都在默默点开购物App看同款。
涨价不是新闻,真正让人心里咯噔的是——货还对不对?
缅甸去年底的“配额制”像一把闸刀,砍下来的不是量,是“看得见的量”。
原石进不来,国内仓库的紫糯种最先被扫空,飘一点淡春底的手串,批发价直接+20%。
别急着骂商家,他们也在抢,抢不到就拆旧货,拆完发现:细糯种珠子8-10mm尺寸缺得最严重。
于是年轻人叠戴的那股风,把缺口吹成黑洞,价格表只能跟着改。
有人想“那我买片料自己车珠子”,直播间马上安排“云赌石”。
镜头前一块灰不溜秋的石头,主播泼点水,弹幕齐刷“涨”。
真相是细糯种开窗成功率只有三成五,切垮的不会给你看。
切涨的那几块,早被主播自己拿去做“金钻镶嵌”,回头挂橱窗,溢价30%起步,照样秒没——因为“金钻+细糯”成了2025年的硬通货,跟口红界的“限定色”一个套路。
证书也没法闭眼信了。
NGTC新版证书多了“光谱指纹”,听着高级,但路边新开的“AI鉴定小店”根本扫不出来;人家就图你30块扫码费。
更骚的是染色升级成“纳米渗透”,传统紫光灯打过去,一点荧光没有,得用红外光谱仪,可那玩意儿门店才有,普通人谁扛得动?
所以现在行内人见面第一句话:“有回购合同吗?
”——能签才敢下手,不然再漂亮的飘花,也可能是B货充填后的“老料新脸”。
想捡漏?
去蹲回购平台。
今年冒出三家专做细糯种回收,只要手镯“起胶感”达标,5万以上藏品当天打款,扣点7%,比典当行温柔。
卖家多是90后,当年图好看买的耳钉套装,一年半涨幅18%,卖掉正好换只方镯——方镯溢价40%,因为料损耗大,工厂不爱做,越稀缺越硬挺。
买家也精,先问“缅甸公盘编号”,再拿手机扫三维码,证书真假一秒现形,全程不说话,气场比老炮还稳。
日常戴呢?
别学网红“超声波+牙膏”暴力清洗。
细糯种晶体间隙比冰种松,40kHz以上频率能把暗纹震成明裂;北方冬天湿度
万一真裂了,纳米填充能救,90%复原度,就是价格按毫米算,一条头发丝儿粗细的缝,三百块起步,修完还得重新出证,来回半个月,心脏不好的真扛不住。
所以2025年最稳的玩法就三句话:
1. 入门别碰原石,直接买5000-15000元区间的成品手串或平安扣,带回购标签,睡觉都踏实。
2. 看到“金钻镶嵌”先问金属纯度,18K以下就别谈保值,工艺费再好看也算消耗品。
涨价潮还在跑,细糯种已经从“入门款”升级成“轻奢侈品”。
早买早享受没错,但记住一句话:能让你随时退的手镯,才是真的“硬通货”。
来源:a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