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汉收养流浪狗,儿女嫌丢人不管他,前天山体滑坡全村人沉默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8 10:08 2

摘要:我是东山村的村医,干这一行已有三十多年。这些年看惯了生老病死,也见识了不少人情冷暖。村里人常说,隔壁村的杨大夫文化高,药也好,但有啥心里话,还是愿意跟我说。

我是东山村的村医,干这一行已有三十多年。这些年看惯了生老病死,也见识了不少人情冷暖。村里人常说,隔壁村的杨大夫文化高,药也好,但有啥心里话,还是愿意跟我说。

李老汉是我们村东头的人,今年七十有四,老伴十年前就走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县城和市里有工作。平日里,老人一个人住在村里的老房子,腿脚还算利索,能自己做饭洗衣。

他收养流浪狗这事,说来也是偶然。

那是去年夏天,村口来了一条瘦骨嶙峋的黄狗,浑身脏兮兮的,一只耳朵还少了一块,像是被什么东西咬过。村里人见了都绕道走,谁知道是不是有病?小孩子们倒是想去摸,被大人拉住了。我那天出诊回来,看见李老汉蹲在村口,手里拿着半个馒头,正喂那条狗。

“李大爷,小心别让它咬了。”我提醒他。

李老汉头也不抬,“没事,它饿得连站都站不稳了,哪有力气咬人。”

我走近一看,那狗确实瘦得可怜,肋骨都能数清,眼睛却亮得出奇,盯着李老汉手里的馒头,却不敢上前,只是在原地发抖。

李老汉把馒头放在地上,退后两步,那狗这才慢慢挪过来,三两口就把馒头吞了下去,然后抬头看着李老汉,尾巴轻轻摇了摇。

“看把你饿的。”李老汉嘟囔着,又从兜里掏出半块饼干,“这是我自己的口粮了,给你吃完我今天就没零嘴了。”

就这样,李老汉把那条黄狗带回了家。洗干净后,发现毛色还挺亮,应该是条纯种的中华田园犬。李老汉给它取名叫”福来”,说是福气来了。村里人都笑话他,说是个老糊涂,自己都吃不饱,还养狗。

李老汉的儿女知道这事后,更是不高兴。

大儿子李建国在电话里骂了老人一顿:“您吃饱了撑的?家里地都荒着,您还养条野狗?万一有狂犬病怎么办?”

二儿子李建民倒是温和些,但也劝父亲把狗送人:“爸,您一个人在家,照顾自己就够呛了,别再添麻烦了。”

女儿李秀英更是直接:“爸,您这不是给我们丢人吗?您这么大岁数了,还养条破狗,村里人该怎么看我们?您要实在闲得慌,我给您买个收音机听,别整这些有的没的!”

李老汉听完,只是笑笑,什么也没说。

福来在李老汉家住下了。李老汉把自家院子角落的杂物清理出来,用几块砖头和几块旧木板,给福来搭了个窝。每天吃什么,福来就跟着吃什么,从不另做。村里人见李老汉对那条狗比对自己还好,都说他老糊涂了。

“李大爷是孤独太久了吧?”卖豆腐的刘婶这样说。

“那几个儿女也是,一年到头见不着几回,老人家寂寞呗。”理发的张师傅接话。

我倒是常去李老汉家,一是看他血压,二也是陪他说说话。每次去,福来都会摇着尾巴在院子里转圈,好像在欢迎我。李老汉总是笑眯眯地说:“瞧,福来认识你,知道你是好人。”

福来确实通人性。它会在李老汉午睡时安静地趴在床边,从不乱叫;会在李老汉下地干活时跟在后面,好像是在保护他;甚至会在李老汉洗菜做饭时,蹲在厨房门口,眼巴巴地看着,却不上前打扰。李老汉常说:“这狗比人都懂事!”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村里人也慢慢接受了福来的存在。有时候,遇到李老汉遛狗,还会停下来寒暄几句。福来也从最初的瘦骨嶙峋变得膘肥体壮,毛色油亮,见了生人不再躲闪,反而热情地摇尾巴。

去年冬天特别冷,我去李老汉家看他,发现他把自己的棉被给了福来,自己只盖一床薄被。

“您这是干什么?小心冻出病来!”我有些生气。

李老汉却满不在乎:“我这把老骨头,冻不坏。福来来咱家才半年,还没经历过冬天,它受不了。”

就在那时,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我问:“李大爷,您是不是特别想您老伴儿?”

李老汉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他摸摸福来的头,轻声说:“她走的那年,也是养了条狗,没多久就跟着走了。我总觉得,那狗是来陪她的…”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没再说下去。

我点点头,不再多问。每个人都有自己排解孤独的方式,李老汉选择了养狗,这有什么不好呢?

春节那会儿,李老汉的儿女们回来了。看见院子里的福来,大儿子李建国脸色就变了:“爸,我不是让您把这狗送人吗?养这么大一条,吃得多,花钱不说,多危险啊!”

李老汉不吱声,只是摸摸福来的头,示意它别乱叫。

二儿子李建民看了看福来,说:“爸,您这岁数了,自己都照顾不好,还养狗…”

“我自己照顾不好?”李老汉突然提高了声音,“你们一年回来几次?知道我怎么过的吗?我自己的事我自己能办,不劳你们操心!”

女儿李秀英赶紧打圆场:“爸,我们不是那意思。就是担心您一个人在家,再添个负担…”

“它不是负担,”李老汉打断女儿的话,“它是我的家人。”

一句话,把儿女们都说愣了。最后大儿子李建国甩门就走,说是去镇上买东西,二儿子和女儿也找借口出去了,家里一下子就安静下来。李老汉摸着福来的头,轻声说:“没事,他们不理解。”

福来像是听懂了,舔了舔李老汉的手。

年三十那天,李老汉的儿女们都没回来吃饭,说是有事。李老汉一个人和福来过了年,他包了些饺子,还特意多放了些肉,给福来也包了几个。我去他家拜年,看见这情景,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李大爷,要不去我家吃饭?”我邀请他。

李老汉摇摇头:“不去了,在家挺好的。再说了,福来不习惯去别人家,它会不自在。”

我没再勉强,临走时又叮嘱了几句注意身体的话。李老汉送我到门口,笑呵呵地说:“放心吧,我有福来呢,不会有事的。”

年后,李老汉的儿女们回城里去了,生活又恢复了平静。李老汉每天带着福来在村里转转,遇到熟人打个招呼,日子过得倒也悠闲。

春天来了,村后的山上开满了野花,李老汉常带着福来上山采些回来,插在瓶子里。我去他家看血压,看见满屋子的野花,笑着说:“李大爷,您这是要开花店啊?”

李老汉笑得像个孩子:“好看吧?我老伴儿在世的时候,最喜欢这些花了。”

在我的记忆里,这是李老汉最后一次提起他的老伴。

五月初的一个晚上,村里忽然下起了大雨,雨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雨稍微小了点,我刚起床,就听见外面有人大喊:“不好了!后山塌了!”

我赶紧穿上雨衣出门,村里已经乱成一团。村支书王大伟正在组织人手去救援。据说是后山因为连日大雨,发生了山体滑坡,压垮了山脚下的几间房子。

“伤亡情况怎么样?”我问道。

“还不清楚,现在雨太大,山路都被冲垮了,上不去。”王支书焦急地说。

我这才想起来,李老汉的房子就在后山脚下。我心里一沉,赶紧问:“李大爷家是不是也…”

王支书点点头,面色沉重:“估计是被压了,现在联系不上人。他儿女都在外地,我已经让人去通知了。”

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李老汉那么大年纪,要是被埋在里面,恐怕…

就在这时,村里的广播响了起来,是村支书的声音:“请大家注意,后山滑坡现场情况危险,请村民不要擅自前往救援,等待专业救援队到达。”

但这哪里拦得住人心?村里的年轻人已经自发组织起来,拿着铁锹、镐头往后山赶去。我也跟着去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希望李老汉没事。

到了现场,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山上的泥石流冲下来,把李老汉家的房子大半都掩埋了。十几个村民已经在废墟上挖掘,泥水浸透了他们的衣服,但没人喊苦喊累。

“听到声音了没有?”有人大喊。

“没有!继续挖!”

雨还在下,山上不时有小股泥石滑落,现场非常危险。村支书几次劝大家撤离,等专业救援队来,但没人肯走。

正在这时,有人喊道:“听!有狗叫!”

所有人都停下来,屏住呼吸。果然,在泥石堆的某处,传来断断续续的狗叫声。

“是福来!”我一下子就认出来了,“李大爷家的狗!”

大家又有了希望,朝着狗叫的方向奋力挖掘。不一会儿,就看到了一个小空间,福来浑身是泥,正拼命地叫着。当它看到人后,更是激动地蹦跳起来。

“它在引我们过去!”有人说。

顺着福来的指引,大家很快就找到了李老汉。他被一块大木梁护住了,虽然被困在狭小的空间里,但人还有气息。福来就趴在他身边,一直没有离开。

“李大爷!李大爷!”我检查了他的情况,发现他只是被困,并无大碍,不由得喜极而泣。

李老汉慢慢睁开眼,看到我们,虚弱地笑了笑:“我就说嘛,有福来在,不会有事的…”

当救援人员把李老汉抬出来时,福来一直跟在旁边,寸步不离。整个村子的人都来了,看着这一幕,没有人说话,但每个人的眼圈都红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晚上,是福来先感觉到了危险。在山体滑坡前,它一直焦躁不安,狂吠不止,把熟睡中的李老汉叫醒。李老汉起床后,福来就拼命往房子的一角拽他。就在他刚被拽到那个角落的时候,山体滑坡了,那个角落恰好被房梁支撑着,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安全空间。

李老汉在卫生所住了三天就出院了,除了些擦伤外,没什么大碍。他出院那天,全村人都来了,连平时看不上他养狗的人,也来致意。福来成了村里的英雄,谁见了都要摸摸它的头,给它点好吃的。

李老汉的儿女们也赶回来了,看到父亲平安无事,都红了眼眶。特别是大儿子李建国,一把抱住老人,哭得像个孩子:“爸,对不起,是我不对…”

李老汉拍拍儿子的背:“没事,没事,人没事就好。”

女儿李秀英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福来的头:“谢谢你救了我爸爸…”

福来似乎听懂了,轻轻舔了舔她的手。

李老汉的房子被毁了,他的儿女们这回很坚决,要把老人接到城里去住。李老汉没有拒绝,只是问:“福来呢?”

儿女们互相看了看,大儿子李建国说:“一起带走,福来也是我们家人。”

李老汉点点头,笑了。

他们离开那天,全村人都来送行。福来坐在车后座,透过车窗,望着村子,好像在告别。车子启动时,李老汉忽然让司机停一下,他摇下车窗,对围在车边的村民们说:“谢谢大家这些年对我的照顾,等我回来,请大家喝酒!”

“一定回来啊,李大爷!”有人喊道。

“一定!”李老汉笑着回答,然后对着福来说,“咱们一起回来。”

车子渐渐远去,消失在村口的转弯处。我站在那里,看着天空慢慢放晴,阳光洒在泥泞的道路上,闪闪发光。

那天之后,村里人再提起李老汉和他的狗福来,都会沉默片刻,然后由衷地说一句:“好人有好报啊。”

是啊,好人有好报。在这个世界上,或许我们给予的善良和爱,终会在某个时刻,以另一种方式回到我们身边。

我常想,如果不是那条流浪狗,如果不是李老汉的善心,如果不是那份被儿女们看不起的感情,李老汉可能早已魂归地府。这世上的因果,有时就是这么奇妙。

今年清明节,李老汉回来了,带着福来一起。他站在重建了一半的新房前,望着后山,久久不语。福来在他脚边趴着,也望着远方,像是在守护着什么。

村里人都说,李老汉和福来之间有种特别的缘分,是老天爷安排好的。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但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情感,比血缘还要深厚;总有一些存在,比亲人还要贴心。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奇妙之处吧。

李老汉院子里的那些野花,又开了。风吹过,花瓣轻轻摇曳,好像在对所有人诉说着一个简单而温暖的道理:善良,终将被善良回报。

来源:彩虹泡泡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