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10月是第16个全国“敬老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亲传统美德,湖南日报社联合中共湖南省委老干部局推出《潇湘银辉》专题,全方位展现新时代离退休干部精神风貌,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社会氛围。
编者按:今年10月是第16个全国“敬老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亲传统美德,湖南日报社联合中共湖南省委老干部局推出《潇湘银辉》专题,全方位展现新时代离退休干部精神风貌,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社会氛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杨佳俊
“有事就找周队长!”
在衡阳市雁峰区黄茶岭街道幸福社区,这句响亮的口号老少皆知。
周队长名叫周正国,今年71岁,是幸福社区退休党支部书记。退休11年,周正国组建起8支志愿者小分队,成立“帮帮团”,年均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近百场次……这位身穿红马甲、两鬓花白的“银发先锋”,把志愿服务干成了“终身事业”,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湖南省最美文明实践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周正国(中))
从“不幸福”到“真幸福”
2011年成立的幸福社区,曾因“老小弱特”人群密集、邻里纠纷频发,一度与“幸福”之名相去甚远。
改变发生在2013年。那一年,即将退休的原衡阳市雁峰供销社主任周正国主动请缨,报名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
在日常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周正国发现,社区居民大多为退休人员,因退休后生活重心缺失,导致常为琐事争执。
“只有党员先行,让余热生辉,才能推动‘老有所为、老有所安’。”周正国拉起一帮老党员,组建老年合唱团、筹备社区广场舞队,让大家的退休生活热闹起来。朝夕相处中,邻里关系逐渐升温,矛盾纠纷也悄然减少。
聚拢来的党员越来越多,周正国向组织申请成立幸福社区退休党支部,并依托“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打造“金秋讲坛”“金秋舞台”“金秋故事”等多个党建品牌。
老党员们化身“银发先锋”,活跃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方方面面:从整治“飞线”、清理垃圾、拆除违建,到推动移风易俗、安全防护、信访维稳,小区大事小事都留下他们忙碌的身影。周正国还带领老党员们全程参与“党建+志愿者+N”的社区自治模式创新建设,并组织开展“月评分、季评星、年评优”,小区风气为之一变。
在退休党支部的引领下,幸福社区真正实现了“幸福”二字——邻里和谐、环境整洁、治理有序,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示范老年友好型社区”“湖南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荣誉,成为基层治理的鲜活样本。
从“一颗螺丝钉”到“一片志愿红”
加入志愿服务者队伍后,周正国将自己定位为“一颗螺丝钉”——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得知社区有34名从湖北返衡的居民需居家隔离,周正国二话不说,大年初二就带领老党员们扛起“送菜员”的重担。
两个多月里,周正国风雨无阻,从米面粮油到药品口罩,他用脚步丈量着社区的每一条小巷,用双手托起34个家庭的安心。
“周队长,我家水管坏了”“周队长,楼道灯不亮了”……渐渐地,周正国成了社区的“万能钥匙”。谁家有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他的古道热肠,像“吸铁石”一样,吸引了越来越多居民加入志愿者行列。截至目前,幸福社区志愿者人数已超800人。
组建义务巡逻队、家电维修队、应急抢险队、法律咨询服务队等8支志愿小分队,组织开展“微心愿墙”心愿认领活动……在周正国的带领与影响下,幸福社区志愿服务“热辣滚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蔚然成风。
在入选衡阳市委组织部“两学一做”送党课下基层讲师团后,周正国积极为雁峰区33个社区志愿服务队传授“秘籍”,让“志愿红”从幸福社区蔓延至整个城区。
推广“志愿红”,传播“正能量”,年逾古稀的周正国乐此不疲。当有人问及坚持的动力时,他说:“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服务群众的新起点。我把志愿服务当成了‘终身事业’。”
来源:湖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