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下正值秋播蚕豆季节,很多农友忙着备种、整地。选地好坏直接决定蚕豆能不能长好,业内常讲“人挪活,树挪死,蚕豆选地有讲究”。最近农技推广和基层经验都在强调“三不选”——不选洼地、不选碱地、不选重茬地,掌握这三点,蚕豆成功了一半。
眼下正值秋播蚕豆季节,很多农友忙着备种、整地。选地好坏直接决定蚕豆能不能长好,业内常讲“人挪活,树挪死,蚕豆选地有讲究”。最近农技推广和基层经验都在强调“三不选”——不选洼地、不选碱地、不选重茬地,掌握这三点,蚕豆成功了一半。
蚕豆不是耐涝作物,根系需要空气,一旦土壤积水就容易缺氧,引起烂根、苗亡或根腐病。南方雨多更要注意,老稻田种蚕豆最好起垄栽培:垄高约20–25厘米,垄间留40–50厘米排水沟,雨后能及时排出。此外,有积水隐患的地块要考虑改良排水或换地,别图省事把种子往洼里一撒。
蚕豆适宜pH在6.0–7.5左右,偏碱土会抑制根系和根瘤菌活性,影响固氮,导致植株黄化、长势差。如果拿到地先测个土壤pH心里更踏实。土壤偏酸时可施生石灰调至适宜范围;但如果土壤偏碱,则要用硫磺、施足有机肥、或配合酸性肥料等逐步调酸,根瘤菌接种(菌剂包衣)也很管用,能帮蚕豆“自己造肥”。
连作会让土传病菌大量积累,根腐、锈病等病害越种越严重。普遍建议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或者套作玉米、与水稻轮作、或与幼龄果树间作,既能打断病害循环,也提高土地利用。
重庆等地推广的“鲜食蚕豆轻简高效生产技术”就是把轮作和套作结合,既实用又见效。说说蚕豆喜欢什么地。它爱土层深、透气好、富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主根能扎到50厘米以上,所以深耕细整、改善土壤通透性很关键。
整地时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磷钾底肥;播前整平、碎土、保温保墒,播后注意病虫害监测。实操上,很多有经验的农户还会进行种子消毒、菌剂接种和合理密植,保证出苗整齐和结荚数量。
选对地,是蚕豆丰产的前提,别把省事当捷径。记住“三不选”,再配合轮作和基础整地,收成更有底气。
来源:绿野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