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脚浅一脚,产量差一截”!小麦播种多深最好?答案来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4 17:14 2

摘要:秋种时节,田间地头一派繁忙,可不少农户面临着一个难题:今年连续降雨,地湿漉漉的,小麦该怎么播?播深了怕不出苗,播浅了怕不抗冻,真叫人犯难!

秋种时节,田间地头一派繁忙,可不少农户面临着一个难题:今年连续降雨,地湿漉漉的,小麦该怎么播?播深了怕不出苗,播浅了怕不抗冻,真叫人犯难!

“深一脚浅一脚,产量差一截!”这句农谚在今秋的农田里显得格外应景。播种深度不一,出苗自然参差不齐,来年收获时,产量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那么,小麦播种到底多深最合适?专家们给出了明确答案:3厘米左右,大约两指深,是今年晚播小麦的最佳深度。

为何深度如此关键?

播种深度看似是个小细节,却直接关系到小麦的出苗质量和最终产量。

研究表明,播种过浅或过深都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当播种深度为3厘米时,小麦出苗率最高,达到93.7%,株高、分蘖数、叶面积等生长指标最佳,千粒重、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指标也最优,产量最高。

今年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技术明白纸也强调,因播种晚、墒情足,小麦播种深度应适当控制在3厘米左右,这样才能促进早萌发、早出苗。

浅播技巧,以浅补晚

“以浅补晚”是今年小麦晚播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

山东省农科院专家建议,播种深度控制在3厘米左右,帮助小麦快出苗、出壮苗。

潍坊市农业农村局发布的“四补一促”抗湿晚播技术要点中也提出,播种时应适当浅播,深度以3~4厘米为宜,争取早出苗、早分蘖、多发根。

为什么浅播能补晚?因为浅播能让种子更快接触氧气,加快萌发速度,缩短出苗时间,这对于已经晚播的小麦来说,无疑是在与时间赛跑。

别让土壤“欺骗”了你

今年秋季连续降雨,导致土壤湿黏,给播种带来了额外挑战。

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提醒,当前土壤墒情充足,播种深度控制在3~4厘米为宜,防止播种过深导致出苗偏晚、苗小苗弱。

湿黏土壤更容易出现播种过深的问题,因为种子陷入泥中,难以控制在理想深度。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的专家建议,在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降到70%~80%时,即土壤手握成团、落地即散时,及时抢播。

播种深度,因地制宜

虽然3厘米是通用标准,但具体到不同土壤类型,也需要适当调整。

砂壤土保水性差,可以播到4厘米左右。

这是因为砂质土壤透气性好,但保水能力差,稍深播种可以确保种子接触到稳定的湿土层。

而对于粘重土壤,特别是今年雨水较多、土壤湿重的情况,则要严格控制在3厘米,甚至可以在土壤晾晒到适宜程度时再播,避免因土壤粘重导致种子深陷,影响出苗。

精准播种,产量提升

“小麦兄弟们挤在‘大通铺’里,你争我抢光热水肥,结果谁都长不好。”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现代农业院王涛院长形象地比喻。

他们团队提出的“网格化单位精深播种技术”,核心就在于通过智能装备实现播种深度精准控制在3公分,形成非竞争性高光效群体。

这项技术虽然尚未大规模推广,但理念值得借鉴:精准控制播种深度,让每粒小麦都有自己的生长空间,减少竞争,才能提高整体群体质量。

秋播时节,农田里机器轰鸣。老农们弯腰查看刚播下的麦种,用手比划着深度:“这回差不多,两指深,出苗肯定齐整。”

记住,播种深度三分,产量回报十分。来年麦收时节,那片金黄的麦浪就是对今日精耕细作的最好回报。

来源:稻香老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