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稳则全局安,基层强则国家盛。“组织定方向、党员做榜样”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有效方法。这一基本方法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体现,是开启基层治理现代化之门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稳则全局安,基层强则国家盛。“组织定方向、党员做榜样”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有效方法。这一基本方法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体现,是开启基层治理现代化之门的“金钥匙”。
定方向:筑牢基层治理的“坚强堡垒”
“组织定方向”强调的是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把舵定向、统筹协调的核心领导作用。
政治引领把牢“定盘星”。基层治理千头万绪,首要的是确保政治方向不偏航,为民服务不跑题。街道乡镇党(工)委、社区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作为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必须承担起政治引领的主体责任。首先,要强化理论武装。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学习等形式,组织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关于基层治理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确保基层治理工作始终与中央要求同步。其次,要明确价值导向。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引导群众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营造向上向善的社区氛围。此外,要把准政策界限。在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时,如集体资产分配、老旧小区改造等,基层党组织必须明确工作方向,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不跑偏,始终围绕广大人民群众所思所盼开展工作。
统筹协调构建“共同体”。现代基层治理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党组织的作用在于成为凝聚各方力量的“主轴”。对此,必须健全领导机制。强化党组织对社区(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深化区域化党建,通过党建联席会、共驻共建等方式,整合辖区单位、社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等资源,变“各自为战”为“集团作战”。另外,要搭建协商平台。由党组织牵头,建立“百姓议事会”“民情恳谈会”“小院议事厅”等灵活多样的民主协商机制,引导各方有序表达诉求、理性协商议事,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科学决策绘好“施工图”。方向既定,路径需明。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各项决策的制定者和推动者。一是坚持问需于民。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楼栋单元,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急难愁盼,使决策建立在深厚的民意基础之上。二是坚持科学谋划。结合本地实际,围绕公共服务、环境整治、安全稳定、文化建设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使基层治理有章可循、有序推进。三是坚持依法依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和推进基层治理,指导完善自治章程、行业规范、道德公约,确保基层各项事务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做榜样:激活基层治理的“先锋力量”
在基层治理中,党员居民具有参与者和受益者的双重属性。沿着组织定的方向,把党员组织和发动起来,党员带动群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能够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做政策方针的宣传者。党员要利用各种场合、多种形式主动发声,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的语言,宣传解释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及时传达上级精神,驳斥错误言论,澄清模糊认识,引导群众理解、支持、拥护党的政策。在宣传过程中,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向党组织反映,为完善政策、改进工作提供第一手信息。
做攻坚克难的“排头兵”。基层治理常常面临急难险重任务。党员要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在重点项目推进、突发事件处置、重大活动保障等任务中,党员要冲锋在前,发挥骨干中坚作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做文明风尚的“引领者”。党员的社会形象和精神风貌,对整个社区的风气具有重要影响,要带头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社会生活中做文明人、办文明事,以高尚品行赢得群众尊重;要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抵制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带动形成邻里互助、和睦友善的社区文化。
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员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结合自身特长和职业特点,主动认领服务岗位,参与扶贫帮困、助老扶残、环境维护等志愿服务活动,在解决群众具体困难中彰显党员价值,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融合共进:推动基层治理的“关键钥匙”
从历史维度看,毛泽东同志关于“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一著名论断,深刻揭示了组织确定路线方向与党员干部引领表率作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从实践维度深入剖析,党建引领绝非抽象原则,而是贯穿基层治理方方面面、能够有效破解治理困境的根本力量。其核心方法论在于,将“组织定方向”的战略指引与“党员做榜样”的垂范作用有机结合,形成自上而下定向、自下而上赋能的治理体系。组织为党员奋斗指明方向、做好保障,让党员有信心;组织搭平台,让党员有作为;组织定目标,让党员有方向。党员为组织意图实现注入先锋力量,党员提建议,让组织优决策;党员做表率,让组织增威信;党员带头干,让群众有榜样。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这种良性循环,能够持续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组织定方向,党员做榜样”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规律性的总结,它贯穿于党的百年历史,发扬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的有机统一。新征程上,必须持续用好这一“金钥匙”,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凝聚起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基层治理的崭新篇章。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