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位卸任八年多的,以前总把“弥合分歧”挂在嘴边,如今却一头扎进了最赤裸裸的党派斗争里。
刚看到奥巴马掺和加州选区重划那档子事时,我手里的瓜差点没拿稳。
这位卸任八年多的,以前总把“弥合分歧”挂在嘴边,如今却一头扎进了最赤裸裸的党派斗争里。
一切的导火索,都源于特朗普在德克萨斯州的操作为了保住共和党在众议院的多数席位,他推动提前重划选区,硬生生要多弄出五个倾向共和党的席位。
7月底,奥巴马紧急联系前司法部长霍尔德商量对策,两人纠结好几天,最终拍板支持加州州长纽森的反制方案,也就是那个要新增五个民主党倾向席位的50号提案。
这场大戏,可比美剧精彩多了。
本来以为奥巴马卸任后就安心享受退休生活了,毕竟他之前一直说要扶持民主党新一代领导人,打造一个没有他也能运转的政党。
可特朗普这波操作,显然打破了他的计划。
7月底的那通电话里,奥巴马和霍尔德其实挺矛盾的。
他俩以前都是无党派选区重划的坚定倡导者,霍尔德还专门成立了全国民主党重划委员会,核心就是推动公平划区。
如此看来,支持加州这个明显带党派色彩的提案,相当于打了自己以前的脸。
但霍尔德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若要最终治愈民主,就必须先守护民主。”这句话算是给这次立场反转定了调。
没几天,霍尔德就起草了支持提案的声明,奥巴马看了之后迅速批准。
这波操作,连我这个旁观者都觉得挺意外的。
8月初,奥巴马和纽森通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
说起来这俩人私交不算深,纽森在奥巴马执政时还只是个副州长,现在却成了2028年总统大选的潜在候选人。
但这次通话成了关键转折点,两人一起策划了推动提案的整体策略。
奥巴马没有立刻发声,而是在等最佳时机。
这种隐忍的战术,确实符合他一贯的行事风格。
8月中旬,德州民主党议员为了阻挠共和党投票集体离州,躲到了伊利诺伊州。
奥巴马抓住这个机会,通过电话接入他们的秘密会议。
他在会上赞扬了议员们的立场,后来还公开了部分通话内容,就是想让这场抗议被更多人看到。
五天后,他在马撒葡萄园岛的筹款活动上,终于公开力挺加州50号提案。
他坦言自己还是希望无党派划区能实现,但面对德州的情况,只能采取特殊手段。
他这一表态,效果立竿见影。
全国各地的民主党人纷纷跟风支持提案,加州立法机构很快就投票决定把这个新选区地图放进11月4日的特别选举里。
本来想吐槽他前后不一,后来发现这波“顺势而为”,确实是当前民主党能想到的最有效的反制手段了。
奥巴马之所以愿意打破自己的原则,核心原因还是对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深深忧虑。
据他身边的人透露,他特别担心大家对特朗普的举动不够重视,那些本应坚守立场的重要机构,也总是轻易屈服。
这种无力感,我想很多关注美国政治的人都能体会到。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和奥巴马的恩怨由来已久。
特朗普当年能崛起,靠的就是炒作奥巴马出生证明的阴谋论。
到了第二任期,他更是变本加厉,毫无根据地说奥巴马犯了罪,白宫还专门花了好几天时间,把奥巴马政府描绘成“叛国阴谋”的主导者。
这些指控太离谱了,连奥巴马办公室都忍不住罕见地出面谴责。
外部威胁够大,民主党内部的困境也让奥巴马坐不住。
自从失去白宫和国会控制权后,民主党就一直群龙无首,没人能站出来凝聚力量。
虽然奥巴马卸任后一直在扶持新人,比如给多位州长当顾问,和潜在的总统候选人交流,但这些努力显然还没见效。
在这种情况下,他成了党内唯一有足够号召力的人。
进步变革运动委员会的亚当·格林就直言不讳地批评他,说他一直在打小仗,没打出过关键的“全垒打”。
要么发些没长期价值的声明,要么在关键时刻保持沉默。
这种批评虽然尖锐,但也反映出民主党内部对强力领导的迫切需求。
很显然,奥巴马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在选区重划这件事上全力以赴。
他的高级顾问埃里克·舒尔茨解释说,奥巴马卸任后从不吝于发声,但更注重扶持新人。
可现在情况特殊,他不得不亲自下场。
毕竟,要是连选区都被共和党操控了,民主党未来的选举只会更难。
更何况,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并不高,这也给了民主党反击的信心。
奥巴马这么深入地介入选区重划斗争,在现代美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先例。
总统历史学家们都说,以前的卸任后大多远离核心政治斗争。
比如小布什卸任后就专心做公益,克林顿也主要参与全球慈善项目,没人像奥巴马这样直接下场跟现任总统对着干。
普林斯顿大学的朱利安·泽利泽评价说,加州这件事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实际行动,不只是演讲或者攻击对手。
很多民主党人之前都犹豫不决,奥巴马的表态给大家定了调。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不少人担心这个提案会开创不好的先例。
毕竟加州在2008年和2010年都通过了无党派重划的程序,现在为了反制特朗普就临时更改规则,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法律专家也指出,这个提案未来可能会面临法律挑战。
纽森团队之所以选择把提案交给选民表决,而不是由立法机构直接改地图,就是怕被人告。
但即便如此,这种明显的党派操作还是引发了不少质疑。
我个人觉得,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虽然能解燃眉之急,但长期来看可能会让美国的政治极化更严重。
奥巴马的团队一直强调,他是谨慎选择介入时机的。
但在很多人看来,他做得还不够。
尤其是在特朗普不断巩固权力、削弱民主制度的当下,民主党人希望他能更频繁、更有力地发声。
毕竟现在他是最接近民主党旗手的人,党内还没出现能替代他的天然领导者。
最近,奥巴马为50号提案拍的广告已经发布了。
广告里出现了特朗普的剪影,还有国民警卫队行动的画面。
他在广告里呼吁加州选民11月4日去投票,阻止共和党操纵选举。
这则广告现在成了加州最常播放的竞选宣传片,可见其重要性。
这场博弈的结果很难预料,但它已经深刻影响了美国的政治格局。
从当年宣称“不存在自由派美国与保守派美国”,到如今投身激烈的党派斗争,奥巴马的转变背后,是美国政治生态的巨大变化。
非常时期是否真的需要非常手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11月4日的特别选举将成为关键节点。
无论提案通过与否,奥巴马这次打破惯例的行动,都将在美国政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美国的民主制度,也在这场两党博弈中,面临着新的考验。
来源:木鱼脑袋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