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 月 23 日,深蓝汽车CEO邓承浩与地平线创始人余凯联动,以直播形式开展“深蓝L06智能辅助驾驶实地挑战重庆八大怪”活动,在无高精地图依赖的直播挑战中,它以 “零失控、零人工接管” 的表现通关 “重庆八大怪” 全场景,用地平线联合开发的 DEEPAL A
重庆的魔幻路况从不是噱头,而是智能驾驶的终极试炼场。
10 月 23 日,深蓝汽车CEO邓承浩与地平线创始人余凯联动,以直播形式开展“深蓝L06智能辅助驾驶实地挑战重庆八大怪”活动,在无高精地图依赖的直播挑战中,它以 “零失控、零人工接管” 的表现通关 “重庆八大怪” 全场景,用地平线联合开发的 DEEPAL AD Max 系统,改写了本土化智能驾驶的技术水准天花板。
此次深蓝挑战的 “八大怪” 浓缩了中国城市出行的所有难题:“空客空中过山车” 路段 30% 的连续坡度,考验动力与制动的无缝衔接;“马路轻轨顶上跑” 场景中,列车驶过产生的振动与阴影,足以让普通感知系统误判;而 “主城 5 连发卡弯” 的密集弯道,对转向控制的精度要求达到毫秒级。为此,深蓝汽车 CEO 邓承浩在直播中直言:“能在重庆开明白的智能驾驶,才配得上中国用户的信任。”
这场挑战的底气,来自与特斯拉 FSD 同源的技术内核。深蓝 L06 搭载的一段式端到端算法,彻底颠覆了传统分段式系统的 “感知 - 决策 - 控制” 割裂逻辑。就像老司机看到路况会本能反应,这套系统能直接将 27 颗传感器(含激光雷达、11 颗摄像头)采集的信息转化为驾驶指令,省去中间数据流转的延迟。在 “9 个右转又右转” 的弯道矩阵中,这种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系统提前 150 米识别弯道序列,结合磁流变悬架的毫秒级阻尼调节,过弯侧倾角控制在 3 度以内,转向动作比十年驾龄司机更细腻。
更关键的是,这套同源技术实现了 “本土化进化”。特斯拉 FSD 不止价格高昂,在国内复杂路况中常因 “水土不服” 频繁接管,而深蓝联合地平线针对性训练出 “预判式驾驶逻辑”,这样一个目标不仅是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强调的 “预判比看见更重要” 的技术落地,更是背后是数百万公里重庆本地路况数据的训练成果。
“特安心” 的体验,更源于硬件与软件的深度协同。深蓝 L06 标配的激光雷达,配合双核 256TOPS 算力的 3nm 芯片,即便是 “1 楼和 22 楼都是马路” 的垂直交通场景,也能精准建模海拔差。在最考验安全性的长下坡路段,系统通过实时调整动能回收强度,将车速波动控制在 ±2km/h 内,彻底解决了 “下坡溜车” 的行业痛点。这种 “硬件冗余 + 算法精准” 的组合,让智能驾驶从 “炫技” 回归 “实用”。
这场挑战的意义,早已超越单一车型的性能展示。长期以来,本土化智能驾驶陷入 “堆料内卷”,不少品牌靠堆砌传感器标榜高端,却忽视实际场景的适配性。深蓝 L06 的突破在于建立了新标杆:安全不是参数的堆砌,而是 “眼明(全场景感知)- 脑灵(预判算法)- 腿快(执行系统)” 的有机统一。它证明,中国智能驾驶无需照搬国外路线,通过技术同源性与本土化创新的结合,完全能实现 “体验更优”。
随着 11 月上市临近,深蓝 L06 的重庆试炼给出了明确答案:本土化智能驾驶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中国道路的深刻理解。当 FSD 同源技术遇上重庆的 8D 地形,诞生的不仅是一款产品的突破,更是中国品牌在智能驾驶领域从 “跟跑” 到 “领跑” 的底气。在这场关乎信任的竞赛中,深蓝用 “特安心” 的体验证明:最懂中国路况的智能驾驶,终究要由中国品牌来定义。
来源:汽研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