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降本增效破局 经济新动能焕生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4 14:41 2

摘要:物流连接生产消费、贯通国内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听取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落实情况汇报。会议明确要持续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加快建设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

物流连接生产消费、贯通国内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听取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落实情况汇报。会议明确要持续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加快建设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

物流降本:经济竞争力的基础支撑

作为贯通实体经济各环节的“筋络”,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运行效率,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也成为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抓手。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林山表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可以带动全社会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乃至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实际数据的印证:过去一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过400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成本降低了约2800亿元。而作为衡量物流效率的核心指标,今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较一季度、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1个、0.2个百分点。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我国物流体系效率的持续提升与结构的不断优化。张林山进一步强调,“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关乎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必须通过系统谋划推进。”

针对这一目标,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从体系构建、基础设施、技术融合、金融支持四个维度提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形成协同发力的完整方案——

体系构建方面,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深化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加强多式联运管理制度、规则标准协调衔接;

基础设施方面,会议要求加大物流仓储设施等领域投资,优化布局、完善功能,加快物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

技术融合层面,会议明确要推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推动人工智能等与物流深度融合,促进物流数智化发展;

市场主体支持上,会议指出要加大对物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短期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物流主体做强做优做大。

这些举措体现了统筹降低物流成本和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旨在优化全社会物流资源配置,加强物流各环节协同衔接,全面提升物流体系运行效率,为经济竞争力筑牢基础。

地方实践:物流创新的多元路径

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从广东的通道建设到江西的智慧转型,再到浙江义乌的多维联通,各地区结合自身特色探索创新实践,形成了路径各异、成效显著的物流优化模式。

广东通过“构建交通物流通道,加强数字信息应用,推进降本提质增效”方面的探索,拓展沿海主要港口内陆出海物流通道。今年上半年,广东累计完成集装箱海铁联运量31.6万TEU,同比增长23.5%,这一数据正是通道建设成效的直接体现。

为进一步提升沿海港口内陆辐射能力,广东省加快打造“内外畅联、港铁一体、交产融合”的集装箱海铁联运体系——广州港集团与广铁集团共同筛选货源充足、站场条件优越的站点建设内陆港,目前内陆港数量已增至37个,覆盖云、贵、川、湘、赣、鄂等省份,有效扩大了铁水联运的腹地范围。

与广东侧重通道拓展不同,江西月湖区以智慧快递枢纽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整合物流资源、加速智能转型、深化产业融合,构建起以世通易达快递产业园为核心的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该园区打造“集中分拨—驿站集散—精准到户”的高效服务链路,通过统仓共配机制,快递车辆从“单家单趟”转为“共配循环”,同时在全市布设240个智能驿站,将配送时间从8小时压缩至4.5小时,效率提升44%。

浙江义乌始终将物流枢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市场主体与物流效能相互赋能。近年来,义乌持续完善陆上、海上、网上、空中四条通道:陆上,以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为代表,线路延伸至欧洲、中亚等区域的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

这些因地制宜的物流创新实践,既展现了地方破解物流难题的智慧,也为全国物流降本增效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持续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注入地方活力。

智能转型:科技赋能物流效率提升

随着业务量激增,物流行业智能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

“只能通过自动化、现代化,增加物流设备,或采用无人智能化方式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效率。这一定是必然趋势。”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教授指出,2024年快递量约1700亿件,今年有可能达到2000亿件,增长速度非常快。

从单点企业升级到园区整体优化,智能化转型的成效更为显著。在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的世通易达快递产业园,智能化是园区降本提速的核心抓手:顺丰首批投放的9辆无人快递车,已实现园区至驿站、商圈、社区的无人接驳配送;3台自动化智能分拣设备供多家企业共用,一次分拣准确率达98%,峰值处理能力达8.5万件/小时。

在月湖区,园区探索的“快递+电商+制造业”新模式已初见成效。通过快递网络反向对接生产企业,凭借物流聚集优势与成本优势,成功吸引8家电商企业注册运营、3家制造业企业入驻,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升级。

除了园区内的产业协同,智能化还在推动跨区域、跨产业的深度融合。广东省则赋能产业物流提质增效。广铁集团、广州港集团与奥马冰箱共同签订《海铁联运框架协议》,推进海铁联运平台与奥马冰箱公司ERP系统数据对接,深度融入制造企业供应链物流。

今年以来,奥马冰箱产品的铁水联运运量同比增长27%。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配套国际智慧公路港、高标准仓库集聚区等多种功能区,逐步建立完善的供应链服务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智能化转型还在催生新业态。月湖区的鑫迪电商产业园,依托“云仓+分拣+配送”一站式物流底座,为仓播团队提供“选品—直播—发货—售后”全链路代运营服务。据测算,该项目投产后三年内,年产值将稳定在3亿元以上,同时可解决500人就业,实现物流效率与产业价值的双重提升。

物流降本增效的成果正在全国多地显现。未来,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扎实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必将为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提升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支撑。(全媒记者 石孟园)

来源:中国水运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