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3日,由红旗出版社、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陕西省民俗学会、陕西盛唐书画艺术研究院协办,红旗出版社西北中心承办的“铭记——红色记忆与金石书画的交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系列跨年巡展西安特展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10月23日,由红旗出版社、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陕西省民俗学会、陕西盛唐书画艺术研究院协办,红旗出版社西北中心承办的“铭记——红色记忆与金石书画的交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系列跨年巡展西安特展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展览通过书法、国画、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将长征途中的重要事件、英雄人物和诗词名篇转化为视觉艺术作品。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今人通过传统的艺术语言,去感悟和理解那段峥嵘岁月中的家国情怀与理想之光。本次西安特展自10月23日起至11月22日,在红旗·百年教育实践基地面向公众开放,共展出百余幅艺术作品。
红色记忆与金石艺术的深度融合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委、红旗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谭伟东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览是继嘉兴南湖首展之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系列跨年巡展的重要一站。特别感谢西泠印社以及陕西的艺术家群体为本次展览提供的精品力作。红旗出版社作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力量,始终坚持以出版传承红色基因,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长征精神不再是尘封于史书中的文字,而是通过金石书画与历史文献的融合,成为可观、可感、可思的鲜活力量,让红色基因融入大众生活。
西泠印社理事、西泠印社出版社原社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江吟表示,此次巡展是在“新时代、新长征”背景下,探索红色文化大众化、艺术化传播的一次重要实践。西泠印社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学术传统的艺术团体,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持“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宗旨,此次30余位印社同仁与陕西当代名家笔歌墨舞,为伟大的长征精神刻画时代印记,唤醒更多人对历史的敬畏、对精神的追寻,在艺术之美中感受信仰的力量。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终南印社社员冯雨彤作为参展艺术家代表在发言中提到,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肩负着用手中之笔、心中之情,传承历史、弘扬精神的文化使命。希望借助金石书画这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让静止的历史“活”起来,让抽象的精神“看得见”,让崇高的价值“触得着”,为我们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鲜活载体和生动教材。
陕西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钟顺虎宣布展览开幕启动。
展品内容丰富多元,艺术与历史相交融
金石书画,铭刻峥嵘岁月。钱君匋、潘德熙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与当代创新作品交相辉映,深刻诠释了“坚定理想、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内核,将那段气壮山河的历史凝固于方寸之间与画卷之上,极具艺术感染力和思想穿透力。
珍贵文献,再现历史原貌。展出的50余种重要历史文献,涵盖了中央文献出版社、红旗出版社等权威机构出版的相关主题著作与历史资料版本。这些文献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更为参观者深入了解长征历史、研究长征精神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与艺术作品相互印证,共同构建起立体的历史记忆空间。
参展艺术家表示,艺术家应成为时代的记录者与讴歌者,创作过程既是一次艺术挑战,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以金石刀笔刻写峥嵘岁月,传递坚定理想、艰苦奋斗的长征内核,倾注于笔端刀下,力求作品能够跨越时空,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传承长征精神,谱写时代新篇
此次巡展活动,为公众搭建了一个能够近距离感受长征精神、了解革命历史的平台,展现长征精神的时代内涵,激励社会各界从伟大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西安站是此次系列跨年巡展的重要一站,未来展览还将在全国多个城市陆续举办。我们坚信,这场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艺术匠心的文化之旅,必将把长征精神的火种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激励更多人“铭记”历史,并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
2026·《红旗日历》
2026《红旗日历》将以年度主题“铭记·传承”串联起长征精神的核心符号,汇聚了书画、篆刻精品,将长征途中的英雄壮举与革命信念凝练于金石笔墨之间,通过艺术化定格经典瞬间,日历不仅承载着历史厚重感,更以图文的形式让红色基因融入日常生活。
来源:海外品牌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