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难忘悠悠花生香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1 22:15 2

摘要:我的家乡大沙河多是沙质地,撂荒地,这片土地算不上肥沃,但比较适合种花生。花生性宜沙地,且耐水淹,数日不死,地不必肥,肥则根叶繁茂,结实少。所以老家的沙质土地适合种植花生。

孙丽丽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植物。”谜底是花生,这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猜的谜语。

我的家乡大沙河多是沙质地,撂荒地,这片土地算不上肥沃,但比较适合种花生。花生性宜沙地,且耐水淹,数日不死,地不必肥,肥则根叶繁茂,结实少。所以老家的沙质土地适合种植花生。

点种花生之前先浇水,花生种都事先用农药拌过,防蝼蛄等地下虫子吃。不几天花生芽儿破土而出,不多时日,椭圆形的对生叶片呈现出橄榄绿,“三月始播土,冥然何怨尤。四月叶交覆,饮露绿阴稠”。花生三月份开始播种,面貌不惊人。四月的时候叶子交织在一起,可以喝到早上的露水了。

花生的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一点一点鲜黄的嫩花苞。几天后,便可见到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开在椭圆形的绿叶丛中。张开像一个个扇形,如翩然欲飞的小蝴蝶,有着淡淡的清香,半个月之后便悄然凋零。

花生的花儿落了以后,就会结出果子,结在泥土之下。

在秋风送爽,硕果飘香的日子,人们趁着好天气采收花生,一锹下去,根部挂着十多个“麻房子”,人们脸上堆满笑容。一个个颗粒饱满、白白胖胖的花生,伴着泥土的清香,丰收在望。

逢年过节,炒一盘花生米,大人就着花生米喝杯小酒,嚼一口花生米,齿颊生香。花生可煮、可炒,可醋泡、可油烹,可吃花生碎、可磨小豆腐,还可以咯嘣咯嘣嚼着生吃。

水煮花生是把刚挖下来的花生,无需晒干,只要洗净,放在锅里,加入水、盐和八角等调料,煮入味即可。口味清鲜,少油,又不爆炒,健康美味。

我们那里炒花生,都是用柴火灶烧铁锅炒。炒花生前,先将沙子倒进锅里炒热,再将适量的花生倒进锅里,用锅铲将沙子和花生一起翻炒,炒得热气腾腾。当花生的水分炒干了,香气扑鼻时,花生就炒熟了。

花生自古就有美誉。《本经逢原》:“长生果,能健脾胃,饮食难消者宜之。或云与黄瓜相反,予曾二者并食,未蒙其害,因表出之。” “炒食可果,可榨油,油色黄浊,饼可肥田”清代张宗法《三农纪》。

在我眼中,花生蛮可爱的,那黄麻色的壳,像极了一个横卧着的葫芦,表面上还有着好看的纹路,时而突出,时而凹陷,仿佛是一条顽皮的小溪,随着山势起伏,一路欢歌奔流在花生壳制成的山川里。捏开外壳,映入眼帘的是红彤彤的花生果,这是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可多啦,多的有四五个、五六个,最少的也有两个,很少看到独生子。

母亲每年都会制作花生酱,至今回忆着那停留在舌尖上的味道,依然美好。花生有很多益处,《落花生》作者许地山言: “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花生如此,人亦如此。

作者简介:

孙丽丽,笔名:孙荔,专栏作家、电视台编辑记者,发表作品二百余万字,作品散见《小说月刊》《短篇小说》《厦门文学》《牡丹》《北方文学》《广西文学》《中国铁路文艺》《安徽文学》《散文百家》等。三十多篇文章选入中学语文试卷大阅读题,作品多次获奖有的被译成英文。作品有散文集《虞美人》;随笔集《不是风动,是你的心在动》;小说集《青衣阿伶》《小镇姑娘》《鸦片茶》等九部。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投稿邮箱:gdb010@163.com

来源:巴蜀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