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气温骤降,到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下称“引领区”)游玩的游客多了起来。区别于夏日流行的游泳等水上户外活动,山路骑行、泡温泉等成了游玩新选择。
长滩村活化利用项目盘活605间闲置农房。
绿屏石滩驿站是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沿线的特色驿站。
广东今年首场青年集体婚礼在长滩村廖公祠前举办。
由“空心村”改造成的兰门田园康养生态旅游区已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近日,气温骤降,到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下称“引领区”)游玩的游客多了起来。区别于夏日流行的游泳等水上户外活动,山路骑行、泡温泉等成了游玩新选择。
在惠州,连接南昆山和罗浮山的218公里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串起了沿线9个镇、54个行政村和约200个景点,让乡村旅游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农房变客房、农村变网红村……沿线乡村文旅的爆火开辟了乡村产业新地图,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外出打工村民返乡就业创业,成为村集体和村民新的增收渠道。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惠州市1043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1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
抢抓引领区建设机遇,惠州正以最美旅游公路串起惠州农文旅融合“新动脉”,探索出一条“文化铸魂、市场驱动、群众共富”的新路径。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廖钰娴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村企合作盘活乡村沉睡资源
在博罗县长宁镇山下村,今年国庆假期新开业的山夏1368酒店常常一房难求。
这家由86间古宅改造而成的主题酒店,融合餐厅、茶室、非遗工坊、SPA馆、国风变装打卡等多元业态,为旅客营造了“穿越明朝”的沉浸式体验。
罗浮山下的这个古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过去,山下村村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陆陆续续搬了出去,随后村子荒废多年。尽管早在2012年山下村就入选“广东省古村落”,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2024年,抓住引领区建设机遇,山下村“牵手”世界500强企业泰康保险集团旗下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后者斥资1亿多元打造山夏1368酒店和山夏农场,整合古建筑与农耕资源,打造明代主题“冬养罗浮”康养品牌。导入中医药养生、非遗体验等多元业态,盘活闲置农房与土地,并通过保底回收、租金分红、就地就业等机制带动村集体增收与村民致富。
依托这些新的产业项目,山下村村民获得了稳定的租金收入,农村富余劳动力也有了就业途径,形成古村活化与乡村振兴共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前期需要资源的导入和扶持,为此,我们探索出‘政府引导+集体为主+企业运营’的整村经营模式,通过打造“网红村落”吸引游客专程来打卡,是乡村旅游实现流量变现的最快路径。”泰康之家罗浮山经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下村的改造,“取经”于徐田村的整村运营成功经验。
早在2021年,在地方政府牵线搭桥下,同样位于长宁镇的徐田村,就已引入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运营,并由该企业投入资金、注入资源,与村组共同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推进民宿、古村旅游、帐篷营地、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实现村组既有土地、房屋租金收入,又有部分分红收益。
近年来,徐田村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五经魁进行修缮,打造成村史馆、农耕场景房、客家元素房等,在展示徐田文武文化、客家文化、村庄发展史的基础上,秉持活化利用原则,将五经魁租赁给泰康建投公司,运营“村Art”文旅项目开发,不定期举办采风写生、农村画展等艺术活动,丰富乡村文化休闲旅游的内涵和人文体验,村集体收入每年增收约15万元。
项目驱动实现村民村集体增收
古村出圈带来了人气,村民也成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受益者。
在惠州,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契机,农文旅融合发展正加快重塑乡村价值,带动产业升级与农民增收。
山夏1368酒店的保安、厨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都优先录用山下村本村或是附近村落的村民。前台小叶原本在一家企业做文秘工作,听说从小长大的村庄改建成酒店后,她第一时间选择回村工作。
山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志成介绍,得益于项目带动,不算收益分红的情况下,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可增收约108万元,同时还有效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目前村内道路等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8公里村道沥青路面铺设已经完工。
位于龙门县龙华镇的长滩村,同样是“空心村”改造的成功范例。村内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然而,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古建筑面临破损、倒塌等风险。引领区建设以来,长滩村引进总投资约3亿元的传统村落活化利用项目,以现有古村落建筑为基础,对古村落空间布局、建筑风貌进行系统性修缮,发展主题民宿集群、温泉娱乐、特色饮食、非遗体验等业态,打造成集温泉民宿、农业研学、商旅游乐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
活化项目让“空心村”重获新生,如今,长滩村的村民也过上“收租”的生活。据悉,项目累计盘活226户共605间闲置房,正式运营后预计月游客量达5万人次,年营收超5000万元,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村民增收600多万元,带动100多人就业,实现村落保护、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的多方共赢局面。
项目驱动是引领区农文旅产业升级的关键。近年来,惠州引进了力天梦幻城度假村、奥飞娱乐等重大文旅项目,以及裸心、过云山居等头部民宿品牌。目前全市乡村酒店和民宿达1495间,5家精品民宿登上黑松露榜单,“森林民宿”“温泉民宿”等特色品牌逐步打响,岭南特色民宿高地初具规模。
不仅如此,为实现乡村美学重塑,惠州还启动实施“建筑艺术计划”,聘请何镜堂院士、孟建民院士及普利兹克奖得主刘家琨等15位顶尖大师组成顾问团,百名设计师参与“五村一厂一线”改造,对17个“空心村”实施整村风貌提升。此外,龙门县还成立了全省首个村级工匠协会,推动村民参与风貌提升。今年,惠州计划建成16条、共324公里的美丽乡村走廊,覆盖93个行政村,串珠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提升镇村风貌。
■数读惠州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效
2025年上半年全市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1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
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重点村3个
拥有全国和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1条
所有县级创建单位均成功获评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全市乡村酒店和民宿达1495间
今年计划建成16条共324公里的美丽乡村走廊覆盖93个行政村
54家运动品牌企业进驻户外运动小镇
■样本
从“空心古村”到“活力网红”
博罗徐田村整村运营
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板
近日,惠州市举行“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精品文旅体项目集中发布暨金秋嘉年华”活动启动仪式。活动深度联动引领区内多个特色村镇与项目。其中,博罗县长宁镇徐田村作为其中之一的分会场,以一场主题为“古韵新徐田·邻里共未来”的文化盛宴,向游客展示其从“空心古村”到“活力网红”的转变。
坐落在罗浮山下的徐田村,三面被罗浮山脉环绕,村落有近30年历史,保存着“五经魁”“四德堂”“都尉第”等一批古建筑,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广东省古村落”。
早在2021年,在地方政府牵线搭桥下,徐田村就已引入世界500强企业泰康保险集团旗下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并由后者派驻团队整村运营。
徐田村兰门小组原本是“空心村”,当地通过盘活178亩土地资源,在不改变原有老屋主体架构的基础上,巧妙地进行加固和美化,打造集休闲旅游、农耕文化、田园体验为一体的罗浮山下兰门民宿,让传统村落的“老资源”转化为共富“新动能”。兰门田园康养生态旅游区于2024年10月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据悉,该民宿自2023年6月运营以来,已吸引游客30万人次,经营性收入达2500万元,实现了经营性盈利,起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不仅如此,该民宿还助推村集体年增收租金约15万元,带动50多名外出村民返乡就业创业,打造露营地、集装箱清吧等商业新业态,推动徐田村乡村旅游整体水平提升。徐田村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较2023年增长48%。
“村集体收入这几年涨得也挺快,从2022年的68万多,到2023年81万多,2024年更是到了121万,今年预计能到200万元。”徐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广权说。
依托县镇两级政府“搭桥引线”,徐田村以土地入股方式,引入广东惠电投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把村内荒地建成全市首个乡村振兴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流转约1000平方米土地,村集体每年可获得1.2万元租金收益以及20%的充电收益。另有流转8亩土地,将建设游客停车场,建成后预计推动村集体年收入增加约20万元。
徐广权表示,按照“分步实施、面上发动、以点带面”的思路,徐田村主抓古村文化、乡村旅游和民宿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布局、项目创新和文旅融合。以罗浮山下兰门民宿、古村文化带动徐田村郊野度假生活、乡村文旅发展和文化传播,实现村企共赢、企民共赢的目标。
来源:山里的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