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广州市教育局一则通报掀起波澜——黄埔区一家名为“广州思×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教培机构被突然“喊停”,不仅责令停止办学,更被没收违法所得5.6万余元,并处以约19万元罚款!这一记重拳,让不少家长直呼:“教培行业真的要变天了?”
近日,广州市教育局一则通报掀起波澜——黄埔区一家名为“广州思×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教培机构被突然“喊停”,不仅责令停止办学,更被没收违法所得5.6万余元,并处以约19万元罚款!这一记重拳,让不少家长直呼:“教培行业真的要变天了?”
素材来源于网络
原来,这家机构在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情况下,竟私自开展学科类培训。黄埔区教育局在执法检查中“抓个正着”,
随即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与今年刚实施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开出重磅罚单:不仅要立刻停止办学,违法所得56277.26元全部没收,还要追加191342.68元罚款!
算下来,机构实际付出的代价远超违法所得的三倍!有业内人士分析:“这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违规办学,绝不是‘退了费就了事’那么简单!”
素材来源于网络
消息一出,评论区迅速分成两派。
有网友质疑:“学生在学校‘吃不饱’,去补习班查漏补缺有什么错?市场需求存在,为什么要用行政手段‘一刀切’?”
但也有家长支持严管:“不少机构资质不全、师资不明,收费还高,早该整治了!保护孩子,也要保护家长的钱包!”
“每天接到各种机构电话,他们从哪拿到我家孩子信息的?”这条追问引发众多家长附和。补习需求之外,个人信息安全的“黑洞”同样让人细思极恐。
素材来源于网络
事实上,“思×乐”并非个例。广州市教育局同期公布的2025年第三批校外培训违规案例中,荔湾、天河等区也有机构因无证办学、隐形变异开展学科培训被查处,最高罚款金额超过32万元!可见,教培合规化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培训市场,家长到底该怎么选?
第一,务必查验机构的《办学许可证》与《营业执照》,缺一不可;
第二,警惕“咨询公司”“文化传播”等名义变相开展学科培训的挂羊头卖狗肉行为。
此次“思×乐”被重罚,既是对违规机构的警示,也是对家长的选择提醒:报班前多一步核实,或许就能避免“钱课两空”的结局。
来源:道听途说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