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九月,燕园初遇。为帮助2025级本、硕、博新生快速融入燕园生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会推出了为期27天的“打卡燕园100件小事儿”趣味互动活动。通过一份涵盖学习探索、文化体验、社交互动等维度的任务清单,活动鼓励新同学主动探索、用心记录,在打卡中书写
我的第一份“燕园情”
+“打卡100件小事儿”活动温暖收官+
“HELLOPKU”
金秋九月,燕园初遇。为帮助2025级本、硕、博新生快速融入燕园生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会推出了为期27天的“打卡燕园100件小事儿”趣味互动活动。通过一份涵盖学习探索、文化体验、社交互动等维度的任务清单,活动鼓励新同学主动探索、用心记录,在打卡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燕园故事。
从“一塔湖图”的夏末余韵,到教学楼间的秋意渐浓,同学们在27天中完成了多项精彩任务,足迹遍布燕园的每一个角落。
01打卡燕园:在体验中融入
“100件小事儿”精心设计了五大类任务,引导新生全方位感知燕园:
校园探索类:在未名湖畔散步,在百年讲堂观演,漫步静园草坪,感受燕园的底蕴与生机;
学习成长类:在图书馆完成一份作业,参与学术一次讲座,亦或分享一个实用的科研工具;
文化浸润类:探访校史馆,向侯仁之先生像鞠躬,寻找革命先辈们在北大里留下的足迹;
生活实践类:尝遍食堂风味,骑行环游燕园,整理一方属于自己的学习天地。
下面,让我们一同回顾他们精彩纷呈的新生第一月!
文化浸润类打卡照片
生活实践类打卡照片
校园探索类打卡照片
02跨校交流:清北联动共游园
活动期间,我院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会联合组织了新生清北游园活动。同学们漫步两校校园,聆听历史故事,感受学术氛围,在交流中拓宽视野,也为未来的跨校合作播下种子。
03暖心收官:积分兑奖,寄语未来
活动采用“积分兑奖”机制,同学们每完成一项任务即获得一积分。多名积极参与活动的同学兑换了地球仪、加湿器、台历等精美奖品,为这段打卡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同学领取活动奖品
同学们的感想
环境科学硕士杨昀:
感谢学院和学长学姐的组织,我参加了“燕园100件小事”打卡,我按图索骥寻西门华表、沐浴图书馆书香、尝家园食堂烤盘饭。脚步所至,我与百年燕园同框;镜头所及,落成新生独家记忆。在活动中,逐渐把庞大校园切成一份份打卡手账,从校园风物一窥北大脉搏。
自然地理学硕士纪昀:
跟随研究生会的“燕园100件小事”打卡活动,慢慢把陌生的校园走成了熟悉的地方。从在未名湖旁看一次日落,到把食堂窗口的特色菜尝个遍,再到和同学一起找隐藏的地点,每一件小事都特别鲜活。原本需要很久适应的校园生活,因为这些打卡任务变得轻松又有趣。这段充满烟火气的打卡时光,也成了我研究生生活里最温暖的开篇。
国土空间规划博士李玉莹:
作为一名博士新生,刚到燕园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即将开启的科研生活,心里其实有些不安。“我在燕园的100件小事儿”这个打卡活动,成为我慢慢安顿下来的一根纽带。每天三项小任务,去图书馆借阅书籍、在家园食堂品尝美食、去未名湖欣赏景色……看似平常,却让我在一点一滴中熟悉了校园的角落,也找回了生活的节奏。回想起活动期间,每晚睡前看看第二天的任务,竟也成了一种期待。新阶段的学习生活或许紧张,但这些微小而具体的行动,让我有机会去感受燕园的晨光、树影与烟火气。
04结语
来自江南塞北的我们,在这一个月中相识燕园、走近燕园、融入燕园。愿每一位2025级新生继续保持探索的热情,在未来的日子里,用脚步丈量校园,用行动书写青春,在这片沃土中茁壮成长,不负“山河百年约”,共赴“海角天涯”梦!
撰稿|盛易天尹竣丰杨昀纪昀李玉莹
图片|活动参与同学提供
排版|吴雨阳
审核|李婷婷盛易天尹竣丰
来源:天中映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