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记得第一次听说榴莲披萨时,你皱起的眉头吗?那股“上头”的气味,曾让无数人绕道而行。可就是这颗让人爱憎分明的水果之王,却被必胜客做成了年销千万级的爆款。到2024年9月,必胜客的经典榴莲披萨已累计卖出约3000万个,相当于每秒就有一个榴莲披萨被端上餐桌。
从恨之入骨到爱不释口:必胜客靠一颗榴莲撬动3000万个披萨生意
还记得第一次听说榴莲披萨时,你皱起的眉头吗?那股“上头”的气味,曾让无数人绕道而行。可就是这颗让人爱憎分明的水果之王,却被必胜客做成了年销千万级的爆款。到2024年9月,必胜客的经典榴莲披萨已累计卖出约3000万个,相当于每秒就有一个榴莲披萨被端上餐桌。
时间倒回2009年,榴莲披萨还只是深圳品牌乐凯撒吸引小众爱好者的试验品。必胜客直到2015年10月才在广东地区谨慎试水,2016年3月才推向全国限时供应。当时,必胜客正面临业绩压力,同店销售额一度下滑超过10%,被指“拖累百胜业绩增长”。推出这款重口味产品,在当时看来无异于一场豪赌。
必胜客的破局之道,是把它做成了“社交货币”。2016年,必胜客创造了一个蠢萌的动漫形象“榴莲人”,让它玩红白机游戏、乱入二次元世界,甚至出现在B站演唱会上求抱抱。这一波操作线上曝光量高达6.9亿次,成功将榴莲披萨与“好玩”、“潮流”绑定,精准触达80后、90后群体。更有意思的是,必胜客洞察到榴莲自带的话题性,将其转化为社交催化剂。2016年白色情人节,有男生在朋友圈用“我敢和你去吃榴莲比萨,你敢和我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吗?”告白成功,让榴莲披萨成了测试感情浓度的试金石。
光有营销还不够,关键是让“榴莲恐惧症”患者敢下第一口。必胜客在配方上动了巧思,选用气味相对温和、果肉香甜的泰国金枕榴莲,并特意添加奶香酱以1:1比例调和榴莲果肉,有效中和了浓烈气味,保留了绵密口感。这种改良让许多原本抗拒的人惊呼“居然可以接受!”甚至出现了情侣点“榴莲多多+夏威夷风光”双拼披萨,一方被成功“策反”的场景。
供应链是支撑这款爆品的基础。通过链博会等平台,必胜客链接了泰国优质榴莲产区,如知名供应商高豊,并推动其标准化生产,获得了BRC国际食品安全认证,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的精细化管理体系。这不仅保证了原料稳定供应,随着规模扩大,必胜客在2024年底推行“美味上行、价格下行”的新菜单策略,普装手拍意式肉酱披萨低至36.9元起,让榴莲披萨从“尝鲜品”变为日常可及的“国民美食”。
从被嫌弃到真香,榴莲披萨的逆袭揭示了餐饮爆款的底层逻辑:用极致单品打破品类认知,用社交营销引爆情绪价值,再用供应链优势夯实性价比。下次当你在必胜客点下一份榴莲披萨,你品尝的不仅是美食,更是一套精心设计的商业哲学。
来源:甜点党GPk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