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十月,重庆市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现场会在酉阳举行。活动围绕旅游促“三交”这篇大文章,通过现场调研、交流经验、旅游推介、民族展演等多种方式,为来自市级有关部门及万州区、黔江区、武隆区、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等10多
山水同享,人文相亲,民族共荣。
金秋十月,重庆市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现场会在酉阳举行。活动围绕旅游促“三交”这篇大文章,通过现场调研、交流经验、旅游推介、民族展演等多种方式,为来自市级有关部门及万州区、黔江区、武隆区、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等10多个区县的民族工作战线和文旅工作战线的干部同志搭起了深化交流、互学互鉴的平台。
酉阳是人口大县、文化大县、旅游大县,是中国民歌之乡、中国土家摆手舞之乡、中国土家文化发祥地、中国著名原生态旅游胜地。近年来,酉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三交”理念深度融入旅游发展各环节、全过程,以旅游景区打造新引擎、以文艺精品激发新活力、以文化遗产拓展新空间、以节会赛事搭建新场景,统筹推进文旅融合工程、文旅提质工程、文旅增效工程,高水平打造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示范地。
数据显示,今年1—9月,酉阳累计接待各族游客3815.55万人次,游客总花费218.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90%、29.25%。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实现文旅市场发展红利各民族互利互享。
以旅游景区打造旅游促“三交”新引擎
仲夏夜,华灯初上的酉州古城热闹非凡,桃花源景区的游园灯会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桃花源奇妙夜”沉浸式游园灯会,成为假期文旅亮点,活动让游客一夜穿回秦末,化身故事主角,在剧情互动、非遗体验、光影盛宴中开启穿越千年的奇妙之旅。
而龚滩古镇,则以“醉美龚滩・非遗盛宴贺华诞”为主题,将传统文化与节日氛围深度融合,成为国庆中秋假期的热门打卡地。白天的古镇充满市井气息,猜灯谜赢月饼、打糍粑等互动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民俗乐趣;夜幕降临后的北门广场,游客与土家阿哥阿妹在篝火晚会上载歌载舞,深度体验酉阳民族文化。
叠石花谷景区则凭借千亩粉黛乱子草盛景与“翱翔花海・守护山河”航空主题展,成为亲子家庭首选打卡地。航空主题展上,歼-20、歼-15、歼-10C等高精度国产战机模型整齐陈列,模型前始终排着长队。景区还推出多元体验活动——“花漾巡游”花车队伍穿梭景区,深受亲子家庭喜爱。
从桃花源游园灯会到龚滩非遗展演,再到叠石花谷航空展……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酉阳各大景区层出不穷的新场景、新体验吸引着全国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10月1日—8日,酉阳累计接待游客229.5万人次,实现接待游客总花费1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24.2%,酉阳文旅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近年来,酉阳立足山地特色、生态资源和民族特色,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创新旅游服务体验,大力推进创A增星,进一步推动国家级文旅品牌集群式落地,用“全域桃花源”的旅游拼图编织着各民族像石榴籽般紧紧抱在一起的纽带。
截至目前,酉阳拥有国家级文旅品牌达20类79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市级以上度假区总量位居全市第一;推出绿色生态、红色经典、人文古镇、综合精品等旅游线路4条;开发低空飞行、高端民宿等新型业态20余类;推出光影秀、民族工艺馆、全息剧场等数字旅游产品。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正促进各民族从地理空间到个体心理的“全方位互嵌”。
以文艺精品激发旅游促“三交”新活力
“我为青山打玉带,娃娃两眼望山外。再借九尺敬未来(哎),几辈子还你青常在……”夜色中的武陵山林间山头,独具民族特色的歌声回旋在乌江之畔。
这首由酉阳和彭水联合打造,融合渝东南苗族“郁江号子”和土家族“阿拉调”特色的民族音乐作品——《青山借我九丈九》,于10月12日晚登上了全国群众文艺的最高竞技场——第二十届群星奖音乐类终评赛场。从创作到成形,从首演到站上全国大赛舞台,这首历时一年多打磨、凝聚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精髓的合唱作品,向全国观众展示了重庆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青山借我九丈九,我还青山翻九番”,这句贯穿全篇的歌词成为整部作品的情感主线。作品以渝东南苗族“郁江号子”和土家族“阿拉调”为母体,融合现代合唱技法,试图在舞台上构建一个“人与青山对歌”的叙事空间。它借青山之口,讲述着乡村振兴的梦想;它还青山以绿,传递着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同时,作为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艺术成果,《青山借我九丈九》已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展演51场。
《青山借我九丈九》是酉阳县注重文化传承,构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精神家园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酉阳以创建武陵山(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契机,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生动故事和感人事迹,不断更新迭代文化载体、文艺作品,提档升级非遗作品《梦幻桃源》《梯玛古歌》,新编《木叶情歌》广场舞获全市推广,民歌《啊啦调情歌》在“第四届重庆山歌会暨苗族赛歌会”活动中荣获金奖、在第六届西部民歌展演中获最佳作品奖;《露水硕大》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云端上的啊啦调》入选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展演参演作品,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更加有形有感有效。
以文化遗产拓展旅游促“三交”新空间
酉阳有2200多年建县史,是800年州府所在地,土家文化、桃源文化、土司文化传承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酉阳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集中了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区39.2%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8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3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人、市级47人、县级450人。
近年来,乘着全域旅游发展的东风,酉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业发展,以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非遗景区、非遗小镇、非遗村寨3块国家级金字招牌为核心,积极探索“非遗+旅游”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文化遗产成为旅游促“三交”的生动教材。
在“非遗+演艺”方面,酉阳深挖《桃花源记》意境,推出《桃园邂逅》《秦晋学堂》《琴瑟和鸣》等互动演艺节目,将《梯玛神歌》《哭嫁》《上刀山》等融入景区,进行常态化演出;在“非遗+活动”方面,先后举办土家摆手舞大赛、民间文化艺术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演等活动;在“非遗+研学”方面,开设竹编坊、苗绣坊(酉州苗绣)、织锦坊(西兰卡普)、染布坊、铁器坊,开展山歌民歌对唱等非遗技艺展演;在“非遗+文创”方面,开发土家织锦、藤编、棕编、土家老酒等特色非遗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
酉州苗绣是酉阳人民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古苗文化的活化石”。多年来,通过集中培训、传技带徒的培养机制,酉阳越来越多的绣娘得到了认定,乡村妇女通过苗绣产业参与乡村旅游,实现了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1.5万-5万元不等。
如今,花田乡何家岩苗绣非遗工坊被认定为“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绣出一片桃花源”手工织布苗绣团扇被选为“上合峰会”国礼;酉州苗绣亮相“新加坡·重庆周”系列活动,系列产品入驻国家非遗馆,受到全世界游客的欢迎。
以节会赛事搭建旅游促“三交”新场景
今年7月,2025酉阳锦绣花田菖蒲草原生态半程马拉松在重庆酉阳菖蒲盖旅游度假区鸣枪起跑,来自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际参赛选手和来自北京、重庆、广东等24个省、市、自治区的参赛选手,在赛道上畅享云端仙境的奔跑之旅,在“天然氧吧”“云端仙境”中沉浸式感受酉阳的生态文化。
随着“曼谷——恩施”常态化包机航线的开通,今年10月,酉阳迎来了泰国精品旅游团,100余名国际游客开启了他们的酉阳之旅。酉阳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旅游为载体,向国际游客展示酉阳县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的良好形象。
近年来,酉阳坚持以节为媒、以节促游、以节引流,全力打响“酉特色”文旅IP,持续举办武陵山片区篮球邀请赛、龚滩写生艺术季、酉阳桃花源叠石花谷研学等精品赛事活动,接续举办“庆元旦 迎新年”“欢欢喜喜过大年 酉州民俗闹新春”等民族交往交流活动,节会赛事成为流动的风景、移动的景区、商务的热点、“三交”的典范。
同时,持续做强市场营销,积极拓展入境游,畅通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市场和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全境出游渠道,酉阳旅游推介会先后走进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亮相MITM国际旅游展、2025亚太旅游协会旅游交易会等。
山水有相逢,未来皆可期。旅游业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最好途径,是带动民族地区全面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接下来,酉阳将始终秉持“一家亲”理念,坚持“一体化”发展,高水平打造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示范地,促进各民族群众在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中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来源:重庆与世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