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娱乐圈的风云变化可不是谁都能轻松看懂,有人在台前笑靥如花,有人在幕后咬牙琢磨资源分配。TVB近期的“山头文化”风波就像一条活蹦乱跳的热搜,主持人宋芝龄公开喊冤,吐槽自己多年辛勤耕耘换来的居然是资源缩水和机会无门。细数她的控诉,一个“老人不如新人的状态”赤裸摆在
娱乐圈的风云变化可不是谁都能轻松看懂,有人在台前笑靥如花,有人在幕后咬牙琢磨资源分配。TVB近期的“山头文化”风波就像一条活蹦乱跳的热搜,主持人宋芝龄公开喊冤,吐槽自己多年辛勤耕耘换来的居然是资源缩水和机会无门。细数她的控诉,一个“老人不如新人的状态”赤裸摆在大家面前。这一番爆料让吃瓜群众默默感叹,原来娱乐圈也有抢饭碗的内脏剧情。
紧接着,同为主持人陈庭欣在活动上谈起类似问题,倒是玩出一套“和气生财”的说话艺术。她很有大局观,说《东张西望》人员流动其实是改善人手短缺的良药。想想确实,谁家节目组不盼着人多点,爆料多点,困了有人顶?记得小时候看综艺,主持人多半是“能者上”,现在抢麦的成了“排队上”。陈庭欣还幽默地补了一刀:“我们节目是直播,不能去后台加特技,我每周必在。”这种平常心,说得像刷存在感,其实也是对外界质疑的有力回击。
但回头一看,宋芝龄的经历未必只是个别现象。随着新合约新政策上线,整个TVB资源蛋糕变窄,老员工的面包分量变淡,心理落差谁又能体会?俗话说,“打工人最怕领导变天”,在旧人还没来得及适应新人还在不停入场,这集团内部的流动不可避免造成一些动荡。当新人们带着“爆红即提桶走人”的目标加盟,不只是拿节目当垫脚石,也折射出现实工作生态的无情一面。合约一年一变,工资可不是天天涨,难怪不少主持人心里对“上升通道”产生动摇。
其实,这波人员流动并不是全无好处。《东张西望》本身就是新人孵化基地,有点像厂区实习就业直通车,谁能在短时间内积累人气就能换到更多露脸机会。观众喜欢新面孔,节目也乐于更新血液,保证内容不会沦为“守旧老人组团喊麦”。而那些像陈庭欣这样稳扎稳打的资深主持,反倒成了维稳的定海神针。她们的存在就像老母鸡带小雏儿,保留了节目的韵味与观众缘,硬是扛住风浪,把节目稳在质感线上。
面对行业微缩、岗位重组的现状,假如仅靠熬资历和依赖内部关系,难以解决老中青在位问题。公司应该在资源分配上更公开透明,鼓励老员工参与内容创新,不妨设一些“新老共创”的栏目。既让新血有机会展示实力,又不会让有经验的前辈失落。这种“双保险”机制,能保证节目质量同时让团队气氛变得轻松,免得大家都变成“被动等淘汰”的焦虑患者。说到底,娱乐圈的生态本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循环,拼到最后还是谁能适应变化、谁能创新突破。
吃瓜群众突然悟了,传统与新潮到底该怎平衡?是固守资历等资源,还是勇敢尝试自我革新?看那么多主持人你追我赶,今后谁才能突破山头文化的天花板,不再做资源分配下的隐形人?你愿意坐等公司开恩,还是更希望舞台上凭本事一较高下?
来源:邹邹是肥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