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I技术的蓬勃发展,正在彻底改变存储芯片的市场定位。过去,存储芯片只是服务器的“辅助组件”,负责数据的临时存储与调用;如今,随着AI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需求激增,存储芯片已成为“成本核心”——单台AI服务器的存储容量需求高达2TB,是传统服务器的8—10倍,而存
AI技术的蓬勃发展,正在彻底改变存储芯片的市场定位。过去,存储芯片只是服务器的“辅助组件”,负责数据的临时存储与调用;如今,随着AI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需求激增,存储芯片已成为“成本核心”——单台AI服务器的存储容量需求高达2TB,是传统服务器的8—10倍,而存储芯片的成本占比也从过去的10%提升至30%以上。这种需求的变化,源于AI“训练-推理-再训练”的正循环:一个GPU节点可能需要消耗数百GB DRAM和数TB闪存,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需求规模更是呈指数级扩张。
国内存储企业中,哪些公司将在这轮涨价潮中受益最大?结合技术实力、市场份额与政策支持,以下几类公司将迎来机遇:
国内存储芯片设计与制造龙头,如兆易创新、长鑫存储、长江存储,将直接受益于“价格回升+国产替代”的逻辑。
兆易创新(603986.SH):作为国内存储芯片设计领域的龙头,兆易创新的产品覆盖NOR Flash、SLC NAND Flash以及自研的DRAM芯片。公司在利基型存储市场的优势显著,深度受益于存储周期的复苏与国产化趋势。此外,兆易创新与长鑫存储的紧密合作,进一步强化了其在DRAM领域的技术实力。
长鑫存储:作为国内唯一实现通用型DRAM大规模量产的IDM企业,长鑫存储的估值已超1400亿元。公司在DDR5、LPDDR5等先进制程产品上的突破,使其成为国内DRAM领域的“领头羊”。随着国际巨头将产能转向HBM,长鑫存储的通用型DRAM产品将迎来更大的市场份额。
长江存储:作为国内3D NAND领域的龙头,长江存储的232层堆叠3D NAND芯片领先韩国三星和美国美光科技。公司在企业级SSD产品上的突破,使其成为国产替代的关键力量。
存储模组与品牌厂商,将受益于“价格上涨+需求增长”的逻辑。这些企业主要从事存储芯片的模组封装与品牌销售,其产品覆盖消费级、工业级、企业级等多个领域。
江波龙(301308.SZ):作为国内头部的存储模组厂商,江波龙拥有“FORESEE”(行业类)和“Lexar”两大品牌。公司在存储芯片的渠道与品牌上的优势,使其能够直接受益于存储芯片价格的上涨。
佰维存储(688525.SH):作为国内存储模组厂商的佼佼者,佰维存储的产品覆盖消费级、工业级、企业级等多个领域。公司在AI服务器存储产品上的布局,使其能够受益于AI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此外,佰维存储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优势,也为其提供了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存储设备与材料厂商,将受益于“产能扩张+国产替代”的逻辑。这些企业主要从事存储芯片生产设备与材料的研发与销售,是存储芯片产业链的上游支撑。
北方华创(002371.SZ):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北方华创的产品覆盖刻蚀、PVD、CVD、清洗等多个环节,是存储芯片产线建设的关键供应商。随着国内存储企业的产能扩张,北方华创的设备需求将持续增长。
中微公司(688012.SH):作为国内刻蚀设备领域的龙头,中微公司的产品覆盖逻辑芯片、存储芯片等多个领域。公司在刻蚀设备上的技术突破,使其能够受益于存储芯片产能的扩张。
雅克科技(002409.SZ):作为国内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龙头,雅克科技的产品覆盖光刻胶、电子气体等多个领域。公司在KrF光刻胶上的突破,使其能够受益于存储芯片国产化的趋势。
存储芯片涨价潮的到来,对于国内存储企业而言,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遇。随着“价格回升+国产替代”的双重红利释放,国内存储企业有望在技术、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上实现突破。
来源:徐刚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