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五点的乡村集市还裹着露水,27岁的林晓(化名)已经支起了菜摊。扎着高马尾,碎花围裙上沾着新鲜泥土,她左手麻利地给青菜去根,右手拿着手机直播,镜头里的菜篮堆得满当当:带霜的小白菜、紫莹莹的茄子、还沾着水珠的西红柿,全是自家田里刚摘的。
清晨五点的乡村集市还裹着露水,27岁的林晓(化名)已经支起了菜摊。扎着高马尾,碎花围裙上沾着新鲜泥土,她左手麻利地给青菜去根,右手拿着手机直播,镜头里的菜篮堆得满当当:带霜的小白菜、紫莹莹的茄子、还沾着水珠的西红柿,全是自家田里刚摘的。
“家人们看这菜多嫩,早上四点刚从地里拔的,没打农药,炒着吃鲜得很!”她笑着说话,声音带着乡村姑娘特有的爽朗,屏幕外,1100万网友正隔着屏幕,围观这份藏在田埂间的鲜活。
谁能想到,这个如今被网友称作“卖菜西施”的姑娘,几年前手里攥着的是一副“烂牌”。22岁那年,她刚从县城职校毕业,父亲突然重病,家里的几亩菜地成了唯一的收入来源。为了凑医药费,她放弃了去城里打工的机会,扛起锄头当起了菜农。
最初在集市卖菜,起早贪黑一天也赚不到两百块,有时遇到下雨天,菜烂在地里,她蹲在田埂上偷偷抹眼泪——同龄人在城里穿光鲜的衣服、喝奶茶,她却满身泥土,指甲缝里永远洗不掉菜汁。
转折点是去年春天。邻居阿姨教她“把菜摊搬上手机”,她抱着试试的心态开了直播。第一次对着镜头,她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看着屏幕里零星的几个观众,脸憋得通红。
可慢慢她发现,网友爱的就是这份“不装”:她会对着镜头展示自家菜地的全貌,告诉大家“这垄种的是小油菜,再过十天就能摘”;称菜时从不缺斤短两,有时还会多送一把小葱;遇到老人不会用手机下单,她就骑着电动车把菜送到村口,没收过一次跑腿费。
直播间的人气像田里的庄稼一样,慢慢“长”了起来。有人喜欢看她清晨摘菜的场景:露水打湿裤脚,她弯腰拔菜的动作干脆利落,阳光洒在她脸上,连汗珠都透着光;
有人爱听她聊乡村日常:“今天给我妈熬了小米粥,她胃不好”“隔壁王奶奶送了我一把豆角,我得给她留把新鲜韭菜”;还有人被她的韧劲打动——去年夏天遭遇台风,菜地里的茄子、黄瓜全被刮倒,她没抱怨,而是对着镜头说“没事,菜没了咱再种,只要人勤快,日子总能好起来”,第二天就扛着锄头重新翻地播种。
现在的她,不仅靠直播把自家菜卖得供不应求,还牵头帮村里的老人卖土特产:张爷爷的土鸡蛋、李婶的手工红薯粉、刘大伯的蜂蜜,通过她的镜头,这些藏在乡村的好东西走进了全国网友的厨房。有人问她“火了之后想不想去城里发展”,她笑着摇头:“我就喜欢在村里,守着这几亩地,看着网友收到菜说‘好吃’,比啥都开心。”
镜头里,她正给网友展示刚称好的菠菜,塑料袋上贴着手写的“新鲜直达”,眼里闪着光。从被迫扛起家庭重担的乡村姑娘,到1100万人关注的“卖菜西施”,她没靠颜值,没玩套路,只凭着一双勤快的手、一颗踏实的心,把别人眼里的“烂牌”,打成了满是烟火气的“王炸”。就像网友说的:“我们追的不是卖菜,是她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是把日子过好的踏实劲儿。”
来源:苯不起的丫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