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两岸的大日子还有一天,想来大陆的郑丽文,收到国台办的回复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4 11:51 2

摘要:因为那一天是台湾光复80周年,现在距离仅剩下一天,两岸的对此都很重视,然而重视的方向却截然不同。

2025年10月25日是意义重大的一天,这一天对海峡两岸的民众来说,都是一个大日子。

因为那一天是台湾光复80周年,现在距离仅剩下一天,两岸的对此都很重视,然而重视的方向却截然不同。

早在10月22日,国台办就公开邀请台湾同胞前来参加,表示还会组织参访交流活动。

郑丽文率先打破台湾内部政治上的沉默,表示自己愿意亲赴大陆参与纪念活动,一瞬间就引起了两岸民众的关注。

早在10月20日,郑丽文就接受了广播节目《千秋万事》的采访,还被提问到光复节在即,会不会来大陆交流,怕不怕民进党捣乱。

对此郑丽文没有丝毫犹豫就回答了,当然要去。

主持人再次说道,是否担心过去交流会被贴上标签,甚至可能会被民进党当局法办。

郑丽文更是义正严词的说,“这有什么好怕的,怕就不要出来混。”

除此之外,郑丽文也讲述了她觉得在赴陆之前需要做的事情,她认为两岸之间通关的密语就是“九二共识”,这也是两岸的定海神针。

她表示,必须凝聚台湾主流民意才有代表性,让台湾人远离战火就是“反对台独”。

看得出来,郑丽文在两岸问题的态度上是非常坚定的,且十分强势,并且从她竞选以来就始终坚定了态度。

10月18日郑丽文以超一半的得票率成功当选国民党新任主席,此后,她对大陆的态度更加毫不掩饰。

面对着民进党“赴陆就是卖台”的恶意抹黑,郑丽文更是直面回应,交流就是“为台湾民众谋实利”。

而这一次的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活动,无疑是郑丽文胜任之后的一次考验。

因为在1945年10月25日,台湾结束了日本长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正式回归祖国的怀抱。

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象征着民族的复兴,象征着两岸同胞共同浴血奋战的胜利。

然而在台湾的政治环境中,“光复”一词往往带有着争议,在民进党的执政下,这一词语渐渐地与“被迫接受历史”捆绑在一起。

除此之外,这个日子不但代表着台湾光复80周年,也代表着二战结束80周年。

很显然,10月25日的纪念活动在台湾那是相当敏感的话题,郑丽文能否出席这场活动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赴陆”那么简单。

民进党对此也作出了反应,台湾的陆委会立即发布通知,公开表示禁止公职人员赴陆参加此次活动,并要求政党和个人遵守两岸规范。

不仅如此,还特别的“提醒”了学校、法人组织、媒体人、艺人切勿配合。

不过更重要是的,台湾当局强调的是“古宁头战役”胜利76周年,很显然是想要将人们的想法改变为“军民团结抵抗共军,捍卫民主自由”。

或许还有人不太了解,古宁头战役是1949年解放军在金门岛的关键战役。

台湾当局此举就是在强调自己的历史记忆,台湾不仅要光复,更要反共。

这种对“光复”的不同观点,也有可能是两岸观念分歧的原因之一。

在这样的紧张局势之下,郑丽文的出席与否,不再是个人选择,更涉及到了台湾的政治方向。

郑丽文的决定影响着众多局势,在来势汹汹的舆论裹挟之下,她反而没有了明确回应。

作为刚刚上任的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很显然想与民进党划清楚界限,想要重新掌控台湾在两岸关系上的话语权。

在过去的选举中,国民党屡战屡败,或许也是受到了在两岸关系上的态度摇摆的影响。

郑丽文也许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果想要赢下竞选,只有重新获得选民的信任,那就必须在两岸关系的问题上坚定观点,并站稳脚跟。

而恰好,纪念活动即将到来,赖清德带领的民进党也遭受了不满,郑丽文的态度得到了舆论土壤。

然而,郑丽文选择的这一步并不轻松,但也并非没有考量,如果她真的赴约参加,不仅能够提升个人威望,更有可能带领国民党重新焕发生机。

面对着郑丽文的主动示好,国台办没有回避,很快就作出了表示。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记者会上表态,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始终欢迎台湾各界人士前来大陆进行交流。

这就意味着,大陆不仅对国民党、对郑丽文表示欢迎,更热烈欢迎整个台湾社会。

另外,除了郑丽文表态说要“赴陆”,还有一位知名人物宣布前往大陆,那就是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

陈之汉宣布在25日将会前往北京,对此,国台办依旧是表示由衷的欢迎,还再次说明了,第一次来到大陆的便利措施,例如免证件费、落地办证。

陈之汉是一位拥有着百万粉丝的网红,对台湾社会能够产生不小的影响,通过短视频与直播,他可以打破长期被遮蔽的两岸真实样貌,向台湾青年展示真实的世界。

不仅如此,他还说过,愿意为郑丽文改革国民党保驾护航,在一场直播中他还强调“不允许搞分裂”。

由此可见,台湾民众早已开始觉醒,不再一味地单纯看中立场,而是开始关心起自己的个人生活。

民意已经变化,赖清德的低支持率并不是失误,而是台湾的民众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继郑丽文的公开表态之后,国台办很爽快的邀请,相当于把她推向了一个“兑现承诺”的舞台。

如果她参加了,民进党当局就会迅速展开打压,如果不参加,又会被质疑言行不一致。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道难题,但不管郑丽文是否真的来参加纪念活动,这场邀请本身就已经达成了效果。

来源:温辞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