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后航天强国加速:卫星互联网产业链迎爆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4 12:09 2

摘要:随着四中全会公报将“航天强国”与“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并列,我国航天产业正式进入“快车道”。近期,中国星网、G60千帆星座先后进入批量化发射阶段,10月以来星网第12批、G60第6批卫星背靠背入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及可回收箭型即将首飞,万亿级卫星互联网市

随着四中全会公报将“航天强国”与“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并列,我国航天产业正式进入“快车道”。近期,中国星网、G60千帆星座先后进入批量化发射阶段,10月以来星网第12批、G60第6批卫星背靠背入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及可回收箭型即将首飞,万亿级卫星互联网市场即将扬帆起航。

卫星互联网的核心是“星”,而卫星的“大脑”与“神经”则是相控阵T/R芯片、通信载荷等关键组件。这些组件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卫星的通信效率、覆盖范围及使用寿命,因此成为产业链中最具价值量的环节。

上海瀚讯:作为G60千帆星座通信分系统的核心承研单位,公司深度参与卫星载荷、信关站及终端的研发与生产。其相控阵天线、卫星通信载荷等产品已实现批量化交付,2025年上半年低轨卫星通信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成为公司营收的主要增长点。随着G60星座1.5万颗卫星组网计划的推进,上海瀚讯的卫星通信产品将持续受益,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铖昌科技:专注于相控阵T/R芯片的研发与生产,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星载、地面用卫星互联网相控阵T/R芯片全套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公司的硅基毫米波模拟波束赋形芯片系列产品性能优异,已与多家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批量应用于低轨卫星通信领域。2025年,公司针对下一代低轨卫星研发的多款T/R芯片将进入批量交付阶段,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火箭是卫星的“运输工具”,可回收、大运力、低成本是商业航天的核心竞争力。近期,蓝箭航天、中科宇航等民营火箭企业的可回收火箭即将首飞,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降低卫星发射成本,推动星座组网加速。

高华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传感器及传感网络系统供应商,公司为长征系列火箭提供多种核心传感器,包括压力、温度、湿度等,实现对火箭各系统的实时监测。其产品已应用于神舟十八号、十九号载人飞船及嫦娥六号探测器等任务,技术成熟且可靠性高。随着火箭发射次数的增加,高华科技的传感器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

地面设备是卫星互联网的“桥梁”,连接卫星与用户终端,信关站、终端等设备的研发与生产是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海格通信:深度参与国家卫星互联网重大工程,是国内拥有全系列天通卫星终端及芯片的主流厂家。公司在信关站、终端等领域具备核心技术优势,2024年上半年信关站相关核心产品、终端等多个在轨试验项目竞标入围,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体制。此外,公司还布局手机直连卫星、汽车直连卫星等业务,为下一步产品量产奠定基础。

卫星互联网的商业化运营需要牌照支持,近期相关部门将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传统运营商已正式入局。中国联通与时空道宇合作的“联通星系”01-04星成功发射,其中04星为国内首颗具备3GPP窄带物联通信能力的低轨卫星,标志着卫星互联网运营进入新阶段。

星图测控:作为测控环节的唯一上市标的,公司提供卫星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已承接国家战略级测控任务,订单规模超7000万元。随着卫星数量的激增,测控系统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星图测控的业务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卫星互联网万亿市场的开启,将带动卫星制造、火箭技术、地面设备及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发展。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推动与技术的不断成熟,卫星互联网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来源:题材挖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