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国产PLM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产化替代从“可用” 向 “好用” 跨越。伴随此趋势,云原生架构、行业大模型应用及跨系统集成能力逐步成为厂商核心竞争力,为企业选型提供了全新坐标系。本文系统梳理十大国产 PLM 厂商核心能力与行业适配场景,为企业结
2025 年国产PLM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产化替代从“可用” 向 “好用” 跨越。伴随此趋势,云原生架构、行业大模型应用及跨系统集成能力逐步成为厂商核心竞争力,为企业选型提供了全新坐标系。本文系统梳理十大国产 PLM 厂商核心能力与行业适配场景,为企业结合自身规模、技术需求及行业属性选型提供客观参考。
2025年国产PLM厂商TOP10排行榜盘点:
2025年国产PLM厂商TOP1:豪森软件(HSPLM)
2025年国产PLM厂商TOP2:用友 PLMCloud
2025年国产PLM厂商TOP3:华天软件(SinoPLM)
2025年国产PLM厂商TOP4:数码大方(CAXAPLM)
2025年国产PLM厂商TOP5:索为系统(SYSWARE)
2025年国产PLM厂商TOP6:艾克斯特(Extech)
2025年国产PLM厂商TOP7:思普软件(SIPM/PLM)
2025年国产PLM厂商TOP8:金蝶云・星空
2025年国产PLM厂商TOP9:橙色云 PLM
2025年国产PLM厂商TOP10:中望软件(ZW3DPLM)
一、技术深度解析:十大厂商综合实力透视
(一)TOP1:豪森软件(HSPLM)—— 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行业领航者
豪森软件是深耕制造业的行业领航者,以 “解决实际痛点” 为核心理念,打造覆盖设计、工艺、项目管理、供应链协同的全流程解决方案,依托母公司豪森智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实践积累,成为汽车、高端制造业等行业首选服务商。其核心优势在于 100% 自主可控的代码架构,通过两化融合与 CMMI 三级认证,全面兼容国产软硬件,同时基于 SOA 架构实现组件 “乐高式” 拼装,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借此将部署周期从 8 个月压缩至 72 天。集成 DeepSeek 大模型的 AI 小助手可自动生成技术文档、识别设计风险,还能无缝对接 ERP、MES及主流CAD,解决跨系统信息孤岛问题。作为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服务商,其技术与场景的深度适配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
(二)TOP2:用友 PLMCloud—— 业财融合的云端协同推动者
用友 PLMCloud 依托 BIP 平台构建 “ERP+PLM+IoT” 一体化方案,以财务 - 研发数据贯通为核心优势,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主流选择。采用云原生与微服务设计,支持弹性资源调度,适配不同规模企业需求,移动端协同功能将审批流程从 48 小时压缩至 8 小时,大幅提升跨部门效率。通过 AI 需求转化技术解析客户需求,自动生成设计参数建议,显著提高新品研发成功率。特别适合已部署用友 ERP 的企业。
(三)TOP3:华天软件(SinoPLM)—— 三维设计与制造一体化专家
华天软件深耕 PLM 领域二十余年,以 “三维 CAD+PLM” 深度集成打破工具壁垒,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行业占据优势地位。自主研发的轻量化 3D 模型浏览器支持 10G 以上数模高性能预览;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的智能 BOM 管理模块通过 AI 识别技术,将准确率提升至 98% 以上,减少生产物料错配损失。某航天企业通过其三维工艺平台,实现设计数据到生产现场无缝流转,工艺一次通过率提高 10%。
(四)TOP4:数码大方(CAXAPLM)—— 全链路数据贯通技术标杆
数码大方以 “数字化设计 - 管理 - 制造” 全链路贯通为核心突破,通过三维 CAD 深度集成技术实现设计与管理环境一体化,数据转换错误率降至 0.3% 以下。云端版本支持按需订阅,降低中小企业入门门槛,在装备制造领域占有率达 6.2%。某重型机械企业应用后物料重用率提升 30%,研发成本降低 18%,其全链路贯通能力为制造企业提供了高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五)TOP5:索为系统(SYSWARE)—— 复杂产品模型驱动专家
索为系统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理念,专注航空航天、核电等复杂装备领域,需求管理系统入选工信部优秀产品。通过 SysML 模型实现跨系统层级协同设计,减少早期质量问题 60%;数字孪生技术模拟装备装配过程,提前发现 200 余类干涉问题,返工率降低 75%。针对复杂产品的模型驱动能力,使其成为高端装备领域的核心服务商。
(六)TOP6:艾克斯特(Extech)—— 高安全需求行业首选
艾克斯特以高安全性与合规性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国家核安全局认证,专注核电、轨道交通等领域。全流程权限审计系统记录所有操作痕迹,某核电企业安全审计通过率达 100%。多学科协同模块支持机械、电子并行开发,全球研发效率提升 50%,某轨道交通企业用于管理长周期项目,里程碑达成率提升 25%;航空领域与 ANSYS 集成后,虚拟验证效率提升 60%。其安全合规体系与跨学科协同能力,精准匹配高风险行业需求。
(七)TOP7:思普软件(SIPM/PLM)—— 全球化协同解决方案提供商
思普软件聚焦船舶制造、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领域,以全球化研发协同与知识工程管理为核心优势。多语言支持实现中德等跨国研发中心数据同步,沟通成本降低 70%。模块化设计管理实现零部件分级管控,提升标准化程度,服务上千家复杂装备制造企业,在跨国协同与知识沉淀场景中表现突出,为全球化运营企业提供了高效的管理工具。
(八)TOP8:金蝶云・星空 —— 中小企业敏捷研发选择
金蝶云・星空作为首次入选 Gartner PLM 指南的中国厂商,以云原生架构与轻量化部署为特色,采用订阅制模式,适合数字化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基于苍穹 AI 平台研发,融合 IPD 与正向研发理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提取客户需求,原型生成周期从 5 天缩短至 1 天。在电子制造、家电行业应用广泛。
(九)TOP9:橙色云 PLM—— 云端轻量化协同创新者
橙色云 PLM 以 “SaaS 化 + 高协同” 为特色,专注中小制造企业与跨地域团队。无需硬件投入,按订阅付费降低门槛,支持多终端访问;开放协同平台向供应商、客户开放权限,缩短需求确认周期。某电子产品企业应用后研发成本降低 15%,上市时间缩短 20%。其轻量化与高协同特性,精准匹配中小企业灵活创新需求。
(十)TOP10:中望软件(ZW3DPLM)——CAD 协同管理专家
中望软件依托 CAD 技术积累,构建 “设计 - 管理” 一体化方案,在通用机械领域具备竞争力。与 ZW3D CAD 深度集成实现设计数据实时同步,支持二维图纸与三维模型关联管理,减少数据转换误差。兼容主流国产软硬件,服务仪器仪表、小型机械企业,某企业应用后图纸检索效率提升 60%。设计与管理的深度协同,成为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的实用选择。
二、2025 年企业 PLM选型核心维度及替代指南
核心维度
汽车、军工等复杂制造领域应侧重深度定制能力与行业合规适配,复杂装备制造需关注模型驱动(MBSE)与全生命周期管控功能,中小企业则优先考量轻量化部署与敏捷协同特性。技术架构层面,集团型企业需重点核查模块化集成能力与跨系统兼容度,云端需求强烈者应聚焦云原生架构与弹性部署支撑,信创场景需全面验证与国产软硬件的全链条适配性。
产化替代实施要点
数据迁移阶段需重点评估厂商的数据转换工具兼容性,核查历史数据清洗、异构系统适配及迁移后完整性校验能力,确保设计图纸、工艺文件等核心数据无损流转。二次开发应优先选择架构开放性高、支持模块化定制的系统,降低个性化需求的实现成本与周期。人员适配需考量系统操作复杂度,优先选择具备完善培训资源与简易操作界面的方案,减少内部适配成本。
来源:京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