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日,西安,26岁的周某站在酒店门口,兜里只剩一张被退回来的银行卡,卡里躺着女方刚打回的35万彩礼、六金、车钥匙。
“彩礼”两个字,能把人压到喘不过气,这回真把人压没了。
10月2日,西安,26岁的周某站在酒店门口,兜里只剩一张被退回来的银行卡,卡里躺着女方刚打回的35万彩礼、六金、车钥匙。
三小时后,他从商场11楼跳下。11月,房子过户、女方搬走、官方把“临时加码”写进反面教材,可命回不来了。
我翻完他最后半年的聊天记录,出现最多的词不是“爱”,是“借”。
借亲戚、借网贷、借同事,凑出百万房、二十万车、八万八的“开门红包”。
女方家一句“下车礼再加六万六”,成了最后一根稻草。
不是六万六有多重,是前面已经扛了十五倍年收入,背不动了。
有人怪女方贪心,有人骂男方脆弱。
我盯的是那条沉默的流水线:媒人提数字,父母点头,新郎加班,新娘攀比,谁都不好意思先喊停。
周某把房产证写上俩人名,以为能换来“她懂我”,结果对方全家只看见“他还能掏”。
感情里一旦把“诚意”换算成人民币,穷人先被判死刑。
房子已经过户回去,市值涨了三十万,可没人敢再住。
女方一家连夜搬走,连猫都送人,考研书扔在楼下垃圾桶。
咸阳妇联上门做心理疏导,女孩第一句话是:“我怕上网搜到自己名字。
”两条家庭,一个死人,一个“社死”,彩礼没退干净,是命退干净了。
法律也尴尬。
最高法说“三种情形可退彩礼”,可没写“临时加码算不算敲诈”。
陕西省刚把案子写进白皮书,标题很漂亮——“整治恶俗”,可没提怎么赔命。
周某朋友去派出所问,警官只能摊手:“钱退了,人没了,我们还能拘谁?
”
最讽刺的是,他出事第二天,抖音同城的婚车队伍照样堵到二环,鞭炮震天,新娘捧着金砖下车,评论区一片“好排面”。
没人记得几公里外,一个母亲抱着骨灰盒去办退房,酒店说“婚房不给退,除非交违约金”。
所以别光喊“抵制天价彩礼”,先把账算明白:房子加名就是赠与,现金给了算自愿,婚礼取消算违约,感情破裂算纠纷,唯独“活不下去”算个人选择。
规则全在保护钱,不保护人。
我劝兜里没矿的年轻人三件事:
一,婚前协议不丢人,写清楚谁的钱、谁的名,省得以后在灵堂上分家产。
二,对方开口加码,先问一句“你是嫁女儿还是卖女儿”,这句话能过滤掉九成吸血鬼。
三,真觉得撑不住,去找心理医生,比借网贷便宜,比跳楼管用。
婚礼可以热闹,婚姻不能热昏。
别让红包变成血包,更别让彩礼变成棺材本。
来源:在林间漫步清幽的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