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无人机群像蜂群般涌向战场时,传统的防空系统显得力不从心。美国陆军近期选择硅谷创业公司Anduril Industries升级其反无人机系统,这一决定不仅标志着军方采购模式的重大转变,更预示着未来战场防御体系的根本性重构。这家由帕尔默·拉基创立的国防科技公司,
Roadrunner VTOL 反无人机弹药。照片:Anduril Industries
信息来源:https://thedefensepost.com/2025/10/20/us-anduril-drone-defense/
当无人机群像蜂群般涌向战场时,传统的防空系统显得力不从心。美国陆军近期选择硅谷创业公司Anduril Industries升级其反无人机系统,这一决定不仅标志着军方采购模式的重大转变,更预示着未来战场防御体系的根本性重构。这家由帕尔默·拉基创立的国防科技公司,正在用人工智能和自主技术改写现代战争的规则。
美国陆军导弹和航天项目执行办公室与国防创新部门联合主导的这次竞标,经历了数月的严格测试和评估。Anduril最终击败了同样来自加州的Zone 5 Technologies公司,获得了这项对美军未来作战能力至关重要的合同。虽然军方尚未公布具体合同金额,但考虑到Anduril最近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签署的价值6.42亿美元的十年合同,这项陆军合同的规模很可能与之相当。
技术革新驱动的战术转变
现代无人机威胁的复杂性远超传统防空系统的应对能力。从乌克兰战场到中东冲突,小型无人机群已经成为改变战争形态的关键因素。这些设备不仅成本低廉、机动灵活,更能够通过协同作战对传统防御体系构成致命威胁。美国陆军反无人机系统项目产品经理亚当·萨米奥夫中校表示,此次竞标使军方能够在现实作战环境中严格评估创新技术,确保士兵拥有保持空中优势所需的工具。
Anduril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自主决策能力和人工智能集成。该公司开发的Lattice软件平台能够整合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实时识别和跟踪多个目标,并自动协调各种武器系统进行精确打击。这种集成化的解决方案彻底改变了传统防空作战中依赖人工操作和决策的模式,将反应时间从分钟级别缩短到秒级,对于应对高速移动的无人机威胁具有决定性意义。
更重要的是,Anduril的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灵活适配不同类型的雷达、光电传感器和武器平台。这种开放式架构打破了传统军工巨头垄断的封闭系统模式,为军方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升级空间。相比之下,目前陆军使用的前沿区域防空指挥和控制系统已经显得陈旧,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威胁环境。
国防产业生态的重构
Anduril的崛起反映了美国国防产业生态系统的深层变化。传统上,五角大楼的重大合同主要由洛克希德·马丁、雷神、诺斯罗普·格鲁曼等巨头垄断。这些公司虽然技术实力雄厚,但创新周期漫长,成本高昂,往往难以跟上快速变化的威胁环境。而以Anduril为代表的新兴国防科技公司,则将硅谷的敏捷开发理念引入军工领域,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军方需求。
美国陆军反无人机办公室负责人盖伊·耶尔弗顿上校强调,军方需要确保不断超越威胁。他透露,类似的技术竞赛将每两年举行一次,以跟上无人机战争和私营部门创新的进步。这一表态显示出军方采购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从传统的长期合同模式转向更加灵活的竞争性采购,鼓励创新企业参与竞争。
这种变化的背景是全球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扩散。中国的大疆、深圳的各种无人机制造商,以及伊朗、土耳其等国的军用无人机项目,都在推动这一领域的技术进步。面对这种竞争压力,美国军方必须加快创新步伐,而传统的采购体系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未来战场的技术图景
Anduril获得的合同最初专注于反无人机任务,但军方计划最终将其扩展到其他短程防空任务。这一扩展反映了现代战场威胁的多样化趋势。除了传统的无人机,还有巡飞弹、火箭弹、迫击炮弹等各种空中威胁,需要一个统一的防御体系来应对。
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战场防御系统将更加依赖人工智能和自主技术。传统的"探测-决策-打击"链条将被压缩到极短时间内,人工智能将在威胁识别、优先级排序和武器分配等环节发挥关键作用。这不仅能够提高防御效率,还能减轻作战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人为错误的风险。
同时,网络化和互联性将成为未来防空系统的核心特征。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武器平台和指挥控制节点将通过高速数据链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这种网络化的防御体系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威胁环境,特别是针对协同作战的无人机群。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技术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自主武器系统的普及,如何确保人类对武器使用的最终控制权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美国军方在推进自主技术应用的同时,也在制定相关的伦理准则和技术标准,确保这些系统的安全可控。
Anduril在美军反无人机系统升级中的胜出,不仅是一次商业成功,更是美国国防工业转型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全球军事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种以创新为驱动的采购模式可能将成为各国军方的普遍选择,从而推动整个国防科技产业的深刻变革。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