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交通运输厅联合经济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省供销合作社印发了《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等8部门关于四川省普通公路服务区建设运营的指导意见》,同步出台配套《四川省普通公路服务区建设运营指南》,为全省普通公路服务区
四川省交通宣传中心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交通运输厅联合经济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省供销合作社印发了《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等8部门关于四川省普通公路服务区建设运营的指导意见》,同步出台配套《四川省普通公路服务区建设运营指南》,为全省普通公路服务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指导,以“川路驿”“川路荟”双品牌为引领,推动服务区从单一休憩点向综合服务枢纽升级。
·特色服务区:从“歇脚点”到“活力场”·
在四川普通公路沿线,一些服务区已突破传统功能边界,成为展示地方文化、推动产业联动的重要载体,以实践诠释着“路衍经济”的多元可能。
川九路沿线:生态长廊中的“文化驿站”
作为串联九寨沟、黄龙等世界级景区的核心通道,川九路沿线服务区以“景中建站、站中融景”为理念,深度融合生态保护与慢游服务。服务区依托沿线自然景观与藏羌文化,观景台配置生态卫生间与步游道,露营地提供水电、网络及特色餐饮服务;同时,依托养护设施改造,增设停车区、休憩座椅及文化展示栏,方便游客近距离感受高原生态与民族风情。通过“快进慢游”体系构建,川九路服务区已成为展示川西生态与文化的重要窗口。
周公山服务区:交旅融合的“雨城样本”
位于省道104线的周公山服务区,依托雅安“雨城”生态资源,打造“交通+文旅+教育”复合场景。服务区以“雨城非遗文化长廊”为载体,鲜活呈现“三雅”文化、竹编工艺等非遗项目。其开通的“熊猫巴士”旅游专线,可直达碧峰峡、上里古镇等六大景区,实现交通与旅游高效联动。此外,服务区内设“雨城特色产品展销中心”,汇聚藏茶、竹笋、雅鱼等本地农特产品,并依托直播带货模式,进一步拓宽产品销售路径,深化交旅融合成效。
红牌坊服务区:民族地区的“便民枢纽”
红牌坊服务区位于马边彝族自治县仁沐新高速马边支线出口,毗邻国道348线、省道311线,交通便捷。服务区环境整洁美观,设46个停车泊位、12个新能源充电车位,配套平价餐饮、洁净公厕、洗衣淋浴、专业安保及党群服务、公安检查等功能,保障出行便利安全。更有本地特色农产品展示区,既助力地方农特产品推广,又丰富服务区便民场景,彰显民族地区服务枢纽价值。
此次《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等8部门关于四川省普通公路服务区建设运营的指导意见》与《四川省普通公路服务区建设运营指南》的出台,从功能定位、建设标准、运营管理等方面,为四川普通公路服务区发展提供了系统性框架。川九路、周公山、红牌坊等已建成的特色服务区,已分别在“生态+文化”“交通+文旅”“便民+民族服务”等领域形成具体实践,这些落地案例与政策形成呼应,也为全省普通公路服务区进一步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共同推动四川公路路网服务从“基础保障”向“价值创造”持续迈进。
更多交通资讯
周一至周五12:00-13:00
为您带来的《四川交通》
蜻蜓FM可同步收听
来源:四川交通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