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起评:博物馆在应变求变中释放新能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8 08:13 2

摘要: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重点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博物馆如何与时代共振。据报道,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大运

林 风

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重点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博物馆如何与时代共振。据报道,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将集中展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近年来,在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的持续投入下,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迅猛,数量与质量齐升、创新服务“看点”十足。博物馆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探索不断深入,活力不断释放。在承载弘扬历史文化、凝聚文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

增加供给,夯实基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博物馆总数达到6833家,涵盖了历史、艺术、自然、科技等多个领域,博物馆类型丰富多样。北京、西安、南京等地加快建设博物馆之城,吉林、浙江、山东等地推进乡村博物馆建设,积极助力城乡发展。内蒙古、广西、新疆等地推出流动博物馆……各大城市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特色鲜明的专题博物馆、“学术味儿浓”的高校博物馆、基层一线的乡村博物馆等,我国博物馆的数量供给日益提升,博物馆网络进一步延伸,“可及性”极大增强。夯实基础,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拼图”,更好地对接起社会的“博物馆热”。​

创新服务,提升质量。顺应新需求、新变化,博物馆就不能只追求数量,更要创新优化服务,提升质量。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博物馆创新服务举措屡屡推出。资料显示,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持续完善。截至2023年,我国90%以上的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不少地方还不断探索延时服务、增加预约数、取消“闭馆日”等举措。例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于今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推出取消闭馆日、延长开放时间、增加日参观预约数等惠民措施;江苏省淮安市博物馆称每周一至周日均正常开放,不再设闭馆日等。此外,不少博物馆还开展丰富多样的讲座、研学等活动,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和教育需求。

科技赋能,守正创新。面对社会快速发展变化,我国博物馆守正创新,利用科技信息手段,持续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多地博物馆纷纷打造立体化、多层次的“逛博”体验。诸如线上“云”展览、网络直播、VR探馆、数字互动体验等新形式,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物理限制,让文物“活”在云端、“近”在眼前。另一方面,各博物馆纷纷立足自身,结合文旅消费,推出特色文创产品。文创“出圈”,博物馆和文化“入心”。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创凤冠冰箱贴成为“大爆款”,带动凤冠IP全系列产品销售额跨越亿元……类似赋能创新,既是博物馆基于自身文化和特色的精准发掘挖潜,也是人才、智慧、技术、交流等领域的高效融合的体现。

据统计,2025年“五一”期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6049.19万人次,较2024年“五一”期间参观人数增加了879.87万,同比增长17%,创历史新高。人数屡创新高,背后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增长的体现,也是我国博物馆量质齐升、开放创新的生动实践。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